艺术之花永开不败 ——写在黄麟康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之际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3.02
【版次】第8版:娱乐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
知悉嘉应学院音乐学院客座教授黄麟康将于3月初在梅州亮胜艺术中心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心中感慨良多。继深圳保利剧院两场独唱音乐会,广州星海音乐厅个人独唱音乐会后,据笔者所知,这已经是这位资深歌唱事业发烧友的第四场独唱音乐会了。这样的经历对一个专业人士来说都难能可贵。
永不停息的践行者
初识黄教授是在嘉应学院九十周年校庆庆典晚会筹备工作之时。当时的领导给我分配的任务是和黄教授搭档,与我院另外两名教授合作完成晚会的压轴节目《举杯吧朋友》。整个过程合作甚为愉快,受到了观众与领导的一致好评。如今回想与黄先生合作的整个过程,笔者的确感动于他对声乐事业执着而强烈的追求,当时的黄先生对歌唱事业的热爱体现在每一次排练的每一个细节。
黄麟康教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成人班,同时受教于郭淑珍大师与黎信昌教授,作为声乐专业的学习者,对黄先生能有这样的学习经历很是羡慕。中央音乐学院是我国每个音乐人梦寐以求的圣地,而郭淑珍与黎信昌二位大师则是每一位歌唱家敬仰的前辈,黄先生是二位元老级人物的学生,我想,这不仅仅是幸运使然,更是黄先生对歌唱事业的永不停息的追求成就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
歌唱事业的追求者
任何人事业的成功绝不是偶然,黄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儿时的他曾由于偶然的机会,被梅县山歌剧团吸纳为成员。那时就与歌唱事业结下了“生死良缘”。后来,招兵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给我讲:“军营生活相当枯燥,我省吃俭用,花了好大的心血,终于将梦寐以求的卡带录音机弄到手。买来录音磁带,一遍一遍听,一次一次模仿。”从黄先生的口中得知,这是他军营生活很值得回味的一部分,与其说是用录音机来打发枯燥的生活,倒不如看作是他歌唱生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再回到我们第一次合作的排练之时,笔者和黄先生分享了一点声乐学习心得后,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当时,我挺得意的,以为就这样可以交差了。第二天,我接到黄先生的电话:“李老师,回来我想了想,你昨天给我讲的那个方法很好,今天下午请到了音乐学院的教授(李君副院长)来我家给我弹伴奏,还有其他几位声乐教师(钟玲张诺郑远慧),请你来帮我听听,声音是否正确。”放下电话我忐忑不安,黄先生曾接触过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成人教育体系,前面讲的那些话,都是笔者学习声乐的一些很平常的心得体会,这其实很平常,而他却奉为圭臬,即刻以标准实行。
教育事业的支持者
作为成功商业人士的黄麟康时时不忘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在加拿大安排好自己孩子的学业后,回到家乡,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嘉应学院领导,当即表示:愿意为家乡大学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言必行,行必果。不久,黄先生慷慨解囊,为我音乐学院添置了一台师生梦寐以求的三角钢琴。
之后,不管是学院的学生还是老师举办大大小小的音乐会,黄先生不是亲自助阵,就是捐款帮助师生完成展示自己才能的愿望。有一句话:“学贵有恒”,同样也可以用在黄先生热心支持嘉应学院音乐学院这十年来的每一次行动上,像他这样一心一意多次关心我院办学事业的发展,至今还仅此一人!(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