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麟骥: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8.02
【版次】第027版(达人)
【入库时间】20110920
【全文】
7月27日,黄麟骥21岁生日,他选择了用私人歌会的形式来与朋友们一起度过。在一家小咖啡店,黄举办了他从新加坡学艺归来的首场小型歌会,既是对父母和友人的一次汇报演出,也是作为自己艺术道路的一个小检验。这名爱生活、爱唱歌的柳州仔,就这样大咧咧地走进我们的视野。
朋友们都叫他做大黄,因为个头长得比较大,好处就是心宽体胖,随时都乐呵呵的。外表粗放的大黄有着一副淳厚细腻的歌喉,当他开口唱歌的时候,体内能量尽情释放,很快就能感染到身边的每一个人。
大黄身上有着“90后”男孩的鲜明特点,搞怪、张扬,喜欢热闹,闹起来没心没肺;然而在某些时候又有着这个年龄段男孩难得的成熟、稳健与诚恳,周围的朋友都很当他是朋友。
音乐的种子并非无缘无故埋在他体内的。从小,家里的电唱机就不断播放着港台流行音乐,而邓丽君、蔡琴等歌星的歌声更是他在娘胎时就已经得到熏陶了。
4岁的时候大黄就登台演唱,不过,真正能证明他歌唱天赋的是17岁那年,他报名参加了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柳州赛区的选拔赛。当时他还在柳铁二中上学,按理说,未满18岁不能参赛,但是家里还是想方设法让他到赛场上走了一遭。大黄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成绩不错,要不是年龄的问题,很有可能就上去了。
在学校里,大黄接受的是正规的声乐训练,而课外,他则大量吸收流行音乐的营养,自己去琢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参加艺术高考的时候,大黄本来报的是四川音乐学院,后来看到有来自新加坡的莱佛士(Raffles)音乐学院在国内招生,于是就去试,结果歪打正着地考上了。2009年,黄麟骥成为了莱佛士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一名学生,在新加坡开启了一段梦的旅程。
“进了门后才对流行音乐有了重新认识,原来流行唱法与通俗唱法根本就是两种概念,差别很大”。大黄喜欢流行音乐里那种自由随性的态度,没有模式化的框框条条,甚至没有具体的标准和定义,“只要用心去唱,能打动人的,就是好音乐”。
在流行歌手同质化、模式化严重的今天,要唱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才不会被淹没。如何能让自己的歌声与众不同,大黄一直在努力追求着,他认为“歌声应该是有灵魂的,能温暖人心,传达感动”。
歌会上,大黄为母亲献上了一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引起现场歌友深深共鸣,在场的母亲也深受感染,这样的场面,让他很享受:“我觉得(歌会)气氛很有人情味,大家听我唱歌感觉到幸福和快乐就够了。”
今年年初,大黄放弃学业回到柳州,打算将他在外边学到的优秀演唱理念引进来,在柳州推广传播,同时为那些热爱唱歌的普通人实现梦想。他带了几名学生,都是上班族,年龄都比他还大,但是学员们对这位“阿弟级”的老师尊敬有加,因为,他不仅仅教授技巧,还教他们如何“用心”去唱歌,如何用歌声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与人生。这次歌会,几名学员也都登台献唱,有的还是初次登台,但是都在演唱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快乐。
大黄很欣赏国内外的那些独立歌手,他们不签约大唱片公司,靠的是自己的实力去赢得市场。他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有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唱自己想唱的歌,做自己喜欢的事,毫不计算代价,内心幸福快乐就好。
21岁,青春的激情耀眼得一如盛夏的阳光,这名邻家的大男孩,和这个年龄的多数人一样,也喜欢唱K、泡吧、跳舞、打桌游、玩微博,他甚至不介意自己以“吃货”的形象示人,经常约上三五好友到街头排档大快朵颐,咋咋呼呼的。对于大黄来说,能吃、能玩、能唱已是一种近于奢侈的幸福,只要愿意,快乐就是如此简单,哪里还用去计算什么代价。
今报记者韦巍 文/图
黄麟骥要在柳州唱出自己的一片天。
▲自由歌唱是大黄一生的梦想。
大黄在新加坡求学时的留影。(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