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于都黄麟乡全力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

于都黄麟乡全力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

作者: 出版日期:2010.04.27 点击数:0

【报纸名称】:赣南日报

【出版日期】2010.04.27

【版次】第A03版 (新农村)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本报讯 康育生、方名荣、记者张鑫敏报道:近日,记者走进于都县黄麟乡,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新农村建设美景:一条条宽阔平坦的乡间水泥路纵横交错,一栋栋漂亮的农家小楼绿荫掩映,一个个体育健身广场内笑语欢歌……该乡按照“产业先导、群众主体、示范带动、区域推进”新模式,全力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连续4年捧回了市、县“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新农村建设一等奖”奖牌。该乡井塘村还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村”。

“产业为先,示范带动”,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战略。在新农村建设中,于都县黄麟乡充分发挥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柑橘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建立万亩柑橘基地,开发下堡3000亩加工橙基地、赣南果业下堡脐橙基地和盐潭千亩柑橘基地。以万亩柑橘基地为中心,该乡将周边村纳入柑橘产业发展规划,统一运作开发和规划建设,形成了覆盖井塘、罗西、公馆等10个村的脐橙产业发展区。短短4年,该乡发展脐橙种植面积达1.6万亩。与此同时,该乡依托杨梅、油茶等特色种植业和生猪传统养殖业,推进迳尾至于阳以油茶为主的经济林业带、上关至下关湖山以生猪养殖为主的养殖产业带及杨屋至朱田以桉树、毛竹为主的高效林业带建设,并打造井塘杨梅、湖山油桐等10个千亩特色种植产业发展基地及上关生猪、公馆罗非鱼等4个养殖基地和下关老屋、井塘谢屋等40余个产业生态型建设点。

连村区域推进,整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从2009年开始,该乡整村推进公馆、井塘、罗西新农村建设,并实施上关村、太南村的整村推进建设,形成全县首个万人规模的新农村建设区。如今,该建设区内组组通到水泥路,家家用上卫生厕,人人喝上干净水。该乡还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整村推进建设步伐。井塘村、罗西村党支部整合社区党小组党员力量,组建万亩柑橘基地开发服务队、技术服务队、纠纷调处队等队伍,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及解决种植户实际困难。目前,全乡完成省市级示范点58个,县乡示范点建设25个。

农村文化的“一村一品”,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该乡通过对传统特色民俗文化的挖掘、整合、弘扬,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品位。乡里组建创办了采茶剧团、女子腰鼓队、鼓乐队、鼓号队、舞龙队、舞狮队等富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文体团队,在各个村都建起了文化活动室、电影队、体育协会等文化组织。还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美德在农家”、“好婆媳”等创建活动。目前,全乡已涌现出210多户“十星级文明户”,890多户“五好家庭”,涌现出一大批“好儿媳”、“好婆婆”、“创业模范”、“文明标兵”。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