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黄爵滋:中国禁烟主张第一人

黄爵滋:中国禁烟主张第一人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6.13 点击数:0

【报纸名称】:经济晚报

【出版日期】2013.06.13

【版次】第06版:城市文化

【入库时间】20130710

【全文】

黄爵滋(1793-1853),字德成,号树斋,江西宜黄县城人,被史家誉为“近代爱国主义先驱”,是中国提出禁烟主张的第一人、是发动人类第一次大规模禁烟运动的建议之魂。道光十二年(1832)至十四年(1834)黄爵滋为福建、陕西、江西、山东等道监察御史,兵、工、户部掌印给事中;道光十五年(1835)提为鸿胪寺卿、大理寺少卿、通政使;后升礼部、刑部右侍郎,官至刑部左侍郎兼左副都御史,署仓场侍郎。

黄爵滋步入政治舞台之际,正是英国向中国走私贩运鸦片与日俱增之时,鸦片流毒全国,愈演愈烈,以致白银大量外溢,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道光十一年(1831年),黄爵滋在《纹银洋银并禁出洋疏》中,初步论及严禁鸦片的主张,力陈“纹银洋银并禁出洋”之议并厉言“严科罪之条”。清廷将此奏发至沿海各省督府讨论,黄爵滋的主张已引起最高统治者的注意。

道光十五年(1835年),已被提为鸿胪寺卿的黄爵滋更加力行劝谏,进呈《六事疏》,就治国家、广言路、储将才、制匪民、整顿京城营卫、严防外夷等提出自己的主张,其中所陈“严剿御以肃夷禁”条中明确提出严禁鸦片的主张,而且与以往主张禁烟者从鸦片有害民情风俗人心,有失“天朝大国”体统着眼的论点有本质上的不同,他开始从危及封建政权的财政收入、经济秩序方面加以立论。他说:“以无用有害之物,毒中国之人而竭中国之财,夷计之狡,莫过与此。”同时,他提出内外兼治的严禁主张,除了国内各地及沿海严查防堵外,“一面檄知该夷国王,嗣后夷船不准装载此物,如违即照汉奸治罪”。他说:“首从各犯.....重法惩办,母令一人有漏,方可净绝根株也”。所有这些,标志着黄爵滋严禁论观点已经形成,黄爵滋的禁烟思想在不断吸取其他严禁论者的观点基础上得到充实和发展。

特别是道光十六年四月(1836年4月)太常寺少卿许乃济认为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应亟清变通办理。提出了许民间种罂粟以塞漏卮弛禁鸦片的主张。他认为多年来的严禁鸦片并没有解决白银外流问题,如果采取他的弛禁办法,“每年可省中原千余斤(白银)之偷漏”。这一点无疑对道光帝有很大诱惑力,所以道光帝让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会议许乃济的弛禁主张。在按弛禁派主张的两年中,禁烟效果愈差,外商烟船勾结巡海兵弁,明禁暗运现象愈演愈烈。

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初十日(1838年6月2日),黄爵滋在鸿胪寺卿任上,针对当时烟毒泛滥的严重情况和许乃济提出驰禁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向道光皇帝上了一个主张严禁的奏折,这便是著名的《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他以敏锐的政治眼光,通过对鸦片贸易周祥的考察,在奏疏中综述了当时烟毒泛滥、白银外流的严重局面,痛斥了驰禁论不能“堵塞漏卮”的危害,他从国家财政收入支绌的严重困难出发,提出若要堵塞白银大量外流,“必先重治吸食”的主张。在奏折中列举大量事实、数据,说明鸦片的无穷祸害。他强调现在是破釜沉舟,以严刑峻法禁绝鸦片的时候了,痛斥了驰禁论不能“堵塞漏卮”的危害,提出了“今欲加重罪名,必先重治吸食”的办法。

道光帝阅奏后,佩其“非汝痛发其端,谁肯如此说话?”,立即批转给各地军政大员,其中包括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和直省各督抚,要他们进行讨论,并“妥议章程,迅速具奏”。挑起了在全国各省军政大吏中关于严禁驰禁的一场大辩论,结果是几乎所有的封疆大吏都向道光帝发表了关于禁烟问题的意见,使道光帝认识到非禁绝鸦片不足以保国的严重性。此后,黄爵滋又连疏二次,提出禁烟必派主禁大臣,严惩私通番夷首恶者。

黄爵滋奏疏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近传鸦片一疏,尤致天子动容,薄海震慑”,认为“甚为切至”,“语甚警耸”。华长卿在其《禁烟行》一诗中赞曰:“鸿胪一唱人鬼惊”。湖广总督林则徐极力推崇,对“重治吸食”的主张予以极高的评价,对黄爵滋冒险上奏,直言敢谏的精神也极为赞赏,认为“论死之说,私相拟陈者未尝乏人,而毅然上陈者独有此奏”。他还向清廷秘密建议,坚决贯彻黄爵滋的禁烟主张,要求“必须中外臣工,并力一心,誓除此害”。林则徐亦上《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摺》和《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两疏,向最高统治者警告鸦片泛滥必然造成民族危亡和经济危机,是对黄爵滋严禁论主张的发扬,加强了道光帝禁烟的决心。于是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提出了具有明显反侵略倾向的重治海口主张,由此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旨在反抗侵略、拯救国家民族的禁烟运动,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林则徐这个走上前台的民族英雄,为中国人民高高举起一面爱国主义的大旗。黄爵滋在这场正义的禁烟运动中所起的重大推动作用和历史功绩也将同林则徐的功业一起永载史册。

人们评价黄爵滋的功绩说:“禁烟之议,创自黄爵滋”。李星沅在日记中明确写道:“禁烟重辟之议始于树翁(指黄爵滋—引者注),成于少翁(指林则徐—引者注)”。当时粤东流行这样的联语:“黄爵滋上疏禁乌烟,林则徐巡边散丹药”,形象客观的评述了黄爵滋奏章对林则徐走上领导禁烟运动舞台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黄爵滋奏疏引导的禁烟大讨论,还促使了中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禁烟法》——《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三十九条的形成。在这部《禁烟法》中,黄爵滋的意见不仅得到了采纳,而且更为具体化。

在西方,曾有人绘林则徐、关天培、黄爵滋三人像,称为“三忠”,可见其影响及于国外。

(撰稿:宜黄县委统战部黄明儿

宜黄县文化广播电视局朱建宜)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