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爵滋——-近代上书禁烟第一人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7.11.17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人物述林 ■摘自《团结报》 黄爵滋是江西宜黄人,鸦片战争爆发前任鸿胪寺卿,掌管殿廷礼仪,《清史稿》中称赞他“遇事锋发,无所回避”、“以直谏负时望”。 道光初年,英国的鸦片开始运销中国,至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全国的吸食者多达200万人以上,白银滚滚外流,国民身心健康遭严重摧残。黄爵滋耳闻目睹鸦片“渐成病国之忧”,痛心之至,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六月二日,向朝廷上了一道《禁烟疏》,成为上书禁毒的第一人。《禁烟疏》中列举大量事实、数据,说明鸦片的无穷祸害,内有语云:“运烟入口,运银出洋,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 据此,黄爵滋请求道光皇帝,“准给一年期限禁烟”。在禁烟方法上,他认为“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食烟之众”因而“宜先重治吸食”,断绝鸦片的销路。 如何断绝法呢?就是重罚吸毒者。黄爵滋建议查清天下户口,每五家互结,相互监督,凡吸食鸦片的,匿而不报的,照例治罪;举发的,给予优奖,军中照此惩办。同时取缔烟馆,留客吸食鸦片者,“照窝藏匪类治罪”。 黄爵滋以为,吸食鸦片者中,有相当部分是当官的,所以特别强调“文武大小各官,照常人加等”从严惩处,其子孙不得应考做官;官员亲属、家丁违反禁令的,本犯治罪外,“本管官严加议处”。 道光皇帝已觉察到鸦片的无穷祸害,倾向于采纳黄爵滋的《禁烟疏》,于是交朝臣议论。林则徐等“严禁派”给了黄爵滋全力支持,道光皇帝遂“如爵滋所请”,制定了“惩处贩烟、吸烟新律”,颁行天下,严厉禁烟。并封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南下鸦片主要输入处的广州查禁,以绝其来路。 针对英国殖民者的武装挑衅,黄爵滋主张以武力保卫海疆,他在《禁烟疏》里说,“外国不可尽以恩抚,而治海无备则危”。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初,他奉命赴东南禁烟,“与总督邓廷桢等筹备海防”;当年六月,鸦片战争爆发,在福建、浙江视察战备的黄爵滋“具言战守方略”,破格擢用熟谙水战的将校。 林则徐爱国获罪被撤职查办后,黄爵滋心愤难平,上书为林则徐鸣不平,斥责投降派琦善之流陷害忠良,卖国媚外。大声疾呼“英人劳师远袭不足虑”,恳请朝廷与英国断绝贸易,招募义勇,加固海防,以为持久之计,并将自己绘制的《海防图》进献,以资布兵御敌之用。 只可惜此时的道光皇帝,已被洋人的坚船利炮吓破了胆,一味求和,投降派在朝中占了绝对优势,“倡议禁烟,始终主战”的黄爵滋一片爱国之心,自然欲报无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