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楚蕴文化“黄鹤”茶 汉味特色“香侬”果

楚蕴文化“黄鹤”茶 汉味特色“香侬”果

作者:张学忙尹冬梅 出版日期:2005.05.12 点击数:0

【作者】 张学忙 尹冬梅

【报纸名称】:中国绿色时报

【出版日期】2005.05.12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品牌兴林是服务三农的战略举措$$ 隆重推出黄鹤楼有机茗茶、香 侬绿色水果这两大林业品牌,是武 汉林业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大事。实施“品牌兴林、品牌富农”战 略,是市委、市政府有效解决三农问 题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此举对于 扩大农产品销路、提高农产品市场 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武汉全市上下按照发 展“高效益、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 高贡献率”都市林业的要求,林业产 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们 也清醒地看到,全市林业产业特色 不突出,产业链条延伸得不长,带动 农民致富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特 别表现在经济林果的生产中,特色 不特、优势不优。近年来,武汉市场 茶叶年交易额高达70亿元,水果年 销售额达数十亿元,但是市民却说 不出一个叫得响的汉产茶叶和水果 品牌,实在令人痛心。$$ 黄鹤楼中品茗茶,香侬水果进万家。$$ 今天,我们隆重推出具有浓郁 汉味特色并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的 黄鹤楼有机茗茶和香侬绿色水果两 大林业品牌,揭开了全市林业产业 发展的新篇章。$$ 品牌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 须要有创新的思路和优秀的理念。市 场竞争是推陈出新的过程,品牌产品 也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不断发 展,才能充满活力。尤其是在科学技 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离开了创新,便 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为此,我们寄语 两家企业,要开拓创新,克难奋进,通 过宣传和多种方式的市场营销策略, 全面进入各大超市和旅游窗口,宣传 自我,宣传武汉,争创名牌。$$ 同样,品牌的成长与壮大需要 呵护和关爱,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与帮助。特别是果茶这类弱质产业 的发展,要想把品牌做大做强,离不 开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市、区林 业部门要围绕两大品牌,切实搞好 有机茶园和绿色水果正规化基地的 建设规划和技术服务。财政、计委、 金融等部门,要坚持“扶优扶强”的 方针,制定各类优惠政策,加大投资 力度,促其尽快形成规模经济和优 势产业。工商、技术监督部门要充分 发挥职能作用,一如既往地支持这 两家企业做大做强,创建、培育、保 护好这两大品牌。同时,我们呼吁社 会各界及新闻媒体,要通过多种渠 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品牌战略的 宣传力度,为宣传和推销两大品牌、 树立企业形象创造有利的条件和良 好的舆论氛围。全市上下要切实做 到以品牌推动企业的发展,以企业 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进武 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观江城胜景,饮黄鹤茗茶,品香 侬鲜果。“品牌兴林,品牌富农”是贯 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 体现,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 体要求,让我们携手并肩为此努力。$$ 实施品牌战略香甜惠农产业$$ 汉产香侬水果期待俏卖四方$$ 4月25日,武汉市第一个水果 品牌——“香侬”问世。在新闻发布 会上,副市长张学忙道出心中所 想:通过品牌带动,让汉产水果批 量进入国内中高端市场,使近10 万果农致富。$$ 今年“五一”期间,贴有“香侬” 品牌标识的翠冠梨、紫水晶杨梅、 青梅、金塘李等水果新品种,已在 中百、家乐福、易初莲花等超市与 武汉市民见面,该品牌水果同时输 送到全国重点销区。$$ 一$$ 此前,武汉地产水果无品牌,外 卖难,只有一成左右销往外地,绝大 多数在本地消费。“走出去”的那一部 分,势单力弱,也打不响武汉声名。$$ 华中水果批发市场、沙湖水果 批发市场加上武汉各零售终端,年 销售水果总额达数十亿元。然而, 在自己家门口的大市场,汉产水果 却只能切到很小一块蛋糕。$$ 品牌缺失的背后,是特色产品 和现代生产经营体系的薄弱。据统 计,全市有果林50万亩,果农超过 5万户,户均种植面积不足10亩。 生产规模小,哪有成本优势?汉产 水果收获时,麻袋装、用锹撮,经营 粗放。销售方式多是农民提篮小 卖,或是“投亲靠友”。$$ 武汉市林果科研开发能力省内 领先,在全国也不落后。遗憾的是, 武汉水果产业龙头企业不多,千家 万户分散种植的果农,欠缺实力更 换品种。研发培植出的水果新品、佳 品,难以及时产业化、规模化。$$ 据统计,全市50万亩果林中, 低产、低效林约占一半。水果产业 附加值低,果农增收缓慢。为改变 这一落后状况,武汉市决意探索一 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品牌之 路,突破水果产业困境。$$ 武汉市林业局与武汉多个经 营者接触,市场化运作主体,最终 目标锁定民营企业——香侬公司。$$ 二$$ 香侬公司是武汉数百家水果 经销商中,较早开始分装加工、自 创品牌的。$$ 香侬公司负责人说,10年经 销水果的市场实践,使他们感受到 品牌的威力。$$ 曾经,市场上一些洋水果,品 质和口感与国产的差不多,但价格 却是国内水果的10倍以上。$$ 香侬公司注册了自己的商标。 2002年,从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以较高价格收购优质红富士苹果, 10公斤一箱,每箱收购价60元。 在当地精选分装后,这些优质苹果 打上商标运至华中水果批发市场 销售,每季万余箱通常几天内就被 抢购一空,最高时曾卖到120元一 箱,均价也在每箱80元左右。$$ 公司负责人介绍,如果说果子本 身能卖2元,精选分装打上商标的成 本是5角,那么,分装后的果子至少 可以卖3元以上。这就是品牌效益。$$ 如今,在武汉市水果批发市场 上,已有不少水果销售商仿效香侬 公司,开始精选分装果品出售。$$ “创建真正的水果名品,“香 侬”已从初期的简单分装,发展到 将经营触角延伸到生产领域。”香 侬公司负责人说。$$ 此前,“香侬”已尝试涉足果品 生产,建立生产基地数千亩。$$ 除了品牌基础,武汉市林业局 还看中“香侬”的经销渠道优势。$$ 据介绍,香侬公司在汉口和武 昌的水果批发市场设有16个档口, 还在武商量贩、麦德龙、中百仓储、家 乐福、易初莲花、沃尔玛等20多个大 型卖场设有果品专柜,辐射范围扩展 到省内各地和安徽、河南等省,销售 渠道畅通,年销售额8000万元。$$ 三$$ 武汉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培 育龙头企业、做大“香侬”品牌着 想,采取了三大措施:$$ ——政府出面推介“香侬”品 牌,为企业创造优良的生产经营环境。$$ ——适当给予香侬公司购买 生产、加工设备补贴。$$ ——对香侬公司在武汉远城 区建立的生产基地,当地政府将 提供优惠政策,所需周转资金也 可得到优惠贷款。$$ 武汉市政府将通过香侬公司 带动本地产业,同时提出,利用香 侬网络,让更多武汉水果进入超 市、辐射周边。$$ 市林业局局长尹冬梅表示,林 业部门将追踪产业和企业需要,做 好服务,支持“香侬”品牌加速发 展,带动本地水果市场健康发展, 增强本地水果产品的竞争力。$$ 日前,香侬公司负责人表示,公 司将立足本地水果资源,与市郊已有 的林果基地展开紧密供销合作;改 造建设正规化基地,逐步扩大基地 规模;发展订单林业,展开“公司+农 户”式合作,帮助更多果农增收。$$ 遥对古道思古市又举新火试新茗$$ 黄鹤楼有机茶闪亮登场$$ 一座千载名楼,百年制茶工艺。 近日,二者在武汉合铸成一个崭新品 牌——黄鹤楼有机茶。$$ 这一品牌,由武汉市政府出面推 介,市供销社与远城区数家有机茶场 组建公司,合力运作。$$ 这一品牌,集约经营汉产优质茶 叶,突出原产地,瞄准的是国内高端 和国际市场。$$ 一$$ 如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是武汉 市发展都市林业的关键所在。武汉有 茶园10万亩,开园产茶4万亩。茶叶 品牌几乎是一村一品,大大小小的品 牌不下数百个,却没有一个能叫响。$$ 该市供销社负责人介绍,因为没 有叫得响的品牌,武汉茶产品多为本 地消费或作为礼品馈赠,难以商品 化,走不出武汉。$$ 因为同样的原因,类似品质的绿 茶,江浙产的500克可卖七八十元, 而汉产茶叶只能卖十来元。$$ 武汉市副市长张学忙说,发展都 市林业,提高武汉林产品竞争力,必 须培育、经营、保护品牌。$$ 一直积极推进此事的武汉市林业 局局长尹冬梅说,通过培育龙头企业、 龙头品牌,武汉茶产业可以破解发展 难题,化潜在的资源、技术、市场、文化 优势为现实的产业优势,牵起茶叶产 业链,带动10万茶农增收致富。$$ 二$$ 武汉市林业局林科站站长陈敏 介绍,目前,全市茶产业发展存在不 少困扰。$$ 生产低水平重复。全市茶 场不论大小,几乎都是自己加 工茶叶,规模较小,设备低档, 包装简陋,在低水平上重复投资。$$ 管理五花八门。武汉的茶场分属 不同部门,资产分散,多头管理,造成 资源浪费和结构不合理。$$ 破解茶产业难题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武汉市生产的茶叶几乎都 是春茶,每年都有400万公斤的夏秋 茶资源无人问津。因为茶场普遍规模 小,茶农千家万户,无力开拓与春茶 不同的夏秋茶市场,茶叶生产多年只 卖一季。$$ 黄鹤楼有机茗茶有限责任公司 负责人张岳峰说:“新公司将全力 打造黄鹤楼茶这一品牌,集 约开发武汉优势资源。”$$ 此次,武汉 市跨领域整合茶 资源,依托林业系 统的技术优势和 基地,复合市供销 总社的经营经验、渠道实力。新成立的 专业公司正在选址,在建数百亩基地, 最终将形成科技研发、茶叶生产、茶文 化展示一条龙的实力。$$ 近代史载,来自全国 各地的茶叶,在汉口拼配 加工,然后出口国外。至 今,茶界依然流传:茶不 到汉口不香。$$ 传承拼配茶叶工艺 的传统优势,经过多年培 育,黄鹤楼有机茗茶公司 储备了大批拥有精湛制 茶工艺的技术人员。$$ 该市茶叶种植曾屡 获大奖。陈敏说,近十年, 武汉种植的茶叶多次 拿到国家级奖项。目 前,城楼寨、青龙山、锦绣三大茶场均 已通过有机茶认证。$$ 制茶与种植优势,通过“黄鹤楼” 品牌对接,将转换为现实生产力。$$ 张岳峰介绍,目前,全市有机茶 场面积不足2000亩。通过黄鹤楼茶 品牌带动,将增至3万亩。以每亩新 增经济效益1000元计,可为茶农增 收2800万元。$$ 三$$ 好产品更需良好销售渠道来对 接大市场。新公司的大股东——市供 销合作总社正拥有这样的资源。$$ 据介绍,市供销总社下属的武汉 茶叶批发市场,占地1.37万平方米, 入驻茶商248户,荟萃数千茶叶品种 和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号称“中南第 一茶市”。2004年,市场交易额高达 3.5亿元。$$ 供销总社还拥有两个老字号的 茶叶专卖店,并在中百集团、武商集 团、麦德龙等设有名茶专柜30余处, 超市货架60多个,茶产品年销售额 超过1000万元。$$ 张岳峰介绍,黄鹤楼茶大量上市 后,将在这些销售渠道全面铺开。$$ 自前年开始,武汉茶叶批发市场 出现外国客商身影。近年,以夏秋茶源 为原料制作的茶产品在国际市场俏 销。新公司将以这个市场为依托,大量 加工外销,充分利用以往浪费的武汉 夏秋茶资源,为茶农带来更多收益。$$ 四$$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黄鹤楼有机 茶生产将实施严格的“六统一”:统一 种植标准,所有黄鹤楼茶生产基地,严 格按照有机茶生产标准种植,从原料 上保证产品质量;统一质量要求,打上 “黄鹤楼”商标的茶叶,均有统一的质 量标准;统一加工定制,公司将茶叶鲜 叶集中后,统一加工,保证质量标准贯 彻;统一包装技术,公司引进包装设 施,统一黄鹤楼茶包装的品牌风格;统 一物流配送,黄鹤楼茶将统一冷藏、运 输、发送,保证茶叶的新鲜度,保证运 输中不受污染;统一市场营销。$$ 张岳峰介绍,首批推出的黄鹤 楼茶,有3种绿茶精品:翠尖、翠螺、翠芽。$$ 翠尖属鲜爽型口味,生产基地海 拔均在1600米以上。翠螺属浓爽型 口味,原料基地海拔均在700米以 上。翠芽属淡爽型口味,原料主要来 自武汉江夏、新洲和湖北恩施等基 地,生产基地雨多、雾重,昼夜温差明 显,土壤肥沃。$$ 古代中欧之间,有一条繁荣了近 200年的茶马古道。古道源头,正是汉口。$$ 查阅史籍,汉口自清代就是江南 外销茶叶的加工与集散地。$$ 20世纪90年代,在武汉茶市带 动下,湖北茶产业再次飞速发展。$$ 2003年,湖北省茶园面积达179 万亩,投产茶园135万亩,茶叶总产 量7.2万吨,名优茶产量2.9万吨,茶 业产值13亿元,仅次于浙江、福建。$$ 坐拥周边优势茶资源,古茶埠汉 口将重现生机,伴随着黄鹤楼有机茶 一同高飞。$$ 跳出林业抓林业$$ 政策、科技和品牌,是加快林 业产业化发展的三大法宝。$$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市委、 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下,武汉市林业局始终坚持林业 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建设并重的 原则,用“倒过头来抓林业,跳出 林业抓林业”的思路,努力发展 “高效益、高科技含量、高贡献率、 高附加值”的都市林业,全面推进 都市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促 进林业增效和林农增收,武汉市 林业局组织科技、商贸、生产等部 门,以创建林业精品名牌为切入 点和主攻方向,竭力做大做强集 资源、市场、科技、商贸于一体的 茶叶和水果两大精品。$$ 茶叶和水果一直是武汉市林 业经济的主体。追溯历史,湖北是 茶圣陆羽的故乡。从古至今,武汉 市都是果茶商贸和集散中心。特 别是茶叶,自1858年汉口开埠, 成为茶叶通商的国际口岸,汉口 茶叶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 会上成为风靡欧洲的名牌精品。$$ 为传承百年制茶工艺,充分展 现武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楚天 茶文化,让烟、酒、茶三大黄鹤楼国 际知名品牌齐名,享誉九洲,蜚声 世界,进一步提升武汉国际大都市 的形象,由市林业局和市供销社联 手,新组建了武汉黄鹤楼茶叶有限 公司。该公司已在武汉市郊和国内 其他生态良好、通过有机茶国家认 证的茶场建立了生产基地,主推黄 鹤楼有机茗茶。为适应不同层次消 费者的需求,在产品类型上,公司 共设立极品、精品和普品三个档 次,首推翠尖、翠螺和翠芽三种精品茶。$$ 在地产水果的产业发展上, 市林业局经多方考察,选定由武 汉香侬商贸有限公司担当市场销 售龙头,推出武汉香侬绿色水果, 重点在市郊通过对主产区桃、梨、 李、橘、梅、板栗等干鲜果生产基 地实行标准化、集约化、订单式生 产经营,发展绿色水果,用香侬绿 色水果品牌,将市场、企业、基地、 林农四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实施林业精品名牌战略,是 时代赋予林业部门的光荣使命, 借助于武汉区位、市场、信息、经 济和科技五大主体优势,打造精 品,创建名牌,是一项既有利于生 产者利用有限资源获得更大经济 效益,又可不断满足城乡人民对 有机、绿色林产品日益增长需求 的双赢策略。仅从资源利用角度 分析,创建黄鹤楼有机茗茶和香 侬绿色水果两个品牌,就可有效 带动武汉市现有的5万亩茶园和 20多万亩林果基地的健康发展。$$ 黄鹤楼中品翠芽,香侬水果 进万家。在“十一五”期间,通过政 策扶持、科技支撑和品牌带动,武 汉市有机茶园将由现在的不足 2000亩发展到3万亩,每亩可新 增经济效益1000元以上;20多万 亩林果,每亩可新增经济效益300 元以上;靠品牌创建,可使武汉林 业新增林业产值1亿元以上。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