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白云黄鹤蓄势飞 武昌首义展新姿

白云黄鹤蓄势飞 武昌首义展新姿

作者: 出版日期:2005.12.27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湖北日报

【出版日期】2005.12.27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T2005年,武昌区委、区政府抓住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把创新发展思路与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结合 起来;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把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结合起来,议大事,谋全局,注 重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构建“为民惠民系列工程”的“齐步走”。$$ “公司总部区”、“白沙洲都市工业 区”、“首义文化区”展露峥嵘;“慈善超 市”、“惠民医院”、“爱心公寓”情暖人 心……$$ 近日,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 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城市研究中心 等机构评审的“2005中国中小城市综 合实力100强”揭晓,武昌区进入百 强,位居第14位。$$ “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评 价体系共12类86项数据,从经济发 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 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反映的是贯彻科 学发展观的水平。$$ 2005年,武昌经济社会保持着快 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均 高于近几年增长幅度。$$ 建设江南金融商务中心、建设历 史文化名城……武昌区“十一五”规划 蓝图已绘。$$ 让我们一起回顾武昌区2005年 经济、社会发展轨迹;探寻武昌未来经 济发展路径、和谐社会构建举措。$E$$ 实施“错位”发展经济质量提升$$ 2005年,武昌区经过认真盘点,全 面客观分析武昌区域资源禀赋和区位 优势,本着继承、发展、创新和实事求是 的态度,在充分总结、肯定以往工作经 验的基础上,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 全省、全市经济发展战略调整要求,进 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因势利导,顺势而 为,实施“错位”发展,创造出自身的经 济特色。坚持以公司总部区、白沙洲都 市园区、首义文化区“三区”建设为重 点,带动现代服务业、现代都市工业、文 化旅游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盘 点今年武昌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活 力增强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 生产总值120亿元,同比增长13%;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38.5亿元,同比增长 20%;实际引进资金46亿元,同比±帐 65%;全口径财政收入25.5亿元,同比增 长30.5%;区级财政收入7.28亿元,同比 增长31.5%,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近几 年增长幅度,为明年以及“十一五”期间 武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总部区初呈“磁场”效应。 武昌区在全省城区中率先提出“建设公 司总部区,发展总部经济”,在区域经济 发展的战略节点上,集聚资源要素,突 破空间制约。随后,涉及总部经济的项 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公司总部区 “寸土出寸金”,成为武昌新的经济增长 点,在武汉的经济发展中掀起了一股浪 潮。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策划,武昌公 司总部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在 去年整治十南路、中北路的基础上, 2005年实施了武珞路、民主路东段等道 路综合整治,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以楼 宇经济为重点,制定优惠政策,加强招 商引资,新增企业650家,其中引进规 模企业32家。总部区今年预计实现税 收13亿元,同比增长37.8%,占全区税 收总量的一半。$$ ——白沙洲都市工业园区蓄势推 进。区政府投入4300万元新建江国路、 江泰路。江国路已于10月底竣工通车, 江泰路预计明年3月份完32;投入资金 4000万元,完成9.5万平方米厂区环境 整治和4.5万平方米厂房整修;投资 2400万元兴建制造业企业孵化基地,明 年3月3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可望建 成;引进龙净环保、博诚机械等企业20 家,全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1亿元。$$ ——首义文化区魅力初现。阅马场 交通综合整治、长春观公园建设、昙华 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胭 脂山衣坊顺利开街。第四届首义文化经 贸旅游节,通过“节庆搭台、文化造势、 旅游拉动、经贸唱戏”的方式,弘扬了首 义精神,提升了文化品位,汇聚客商游 人,展现历史名城风采。为期24天的首 义节,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将群众文 体展示、经贸洽谈、旅游观光融为一体。 共有300多名客商参加经贸洽谈,签订 项目51个,共引资近44亿元。$$ 优化投资环境 提高办事效率$$ 近年来,对损害投资环境的行为 武昌区从源头上堵,出重拳治。同时, 规范政府行为,创新服务机制。城市 建设协调机制、城市管理协调机制和 服务企业协调机制相继建立,政府丁 作效率显著提高,企业营商成本大幅 下降。$$ 领导定点联系制、项目跟踪负责 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全时制,个个 制度,惠及投资者;贴近服务、远程服 务、呼叫服务,种种形式,考验的是公 务员素质。$$ 2005年,在解决好“门好进,脸好 看”的基础上,武昌区突出解决“事好 办”的问题。一是拓展“政务超市”功 能,使之成为“三合一”(行政审批、企 业服务、政务投诉)中心,加快服务企 业协调机制的运行,推进“项目引进审 批服务全过程、项目建设服务全方位” 服务体系的具体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是实施行政审批再提速,制定相关 标准和量化指标,对办理时限进行考 核评估;三是扩大行风评议面,在街 道、社区及重点单位开展政风行风民 主测评,严查损坏投资环境的行为。$$ 改善投资环境,永无止境。11月, 武昌区政务服务中心就中心窗口服 务效率、服务态度开展“出口民调”, 虚心纳言,谋求办事效率再提高。$$ 与此同时,政务中心开始探索审 批流程再造,在尽可能减少审批所需 证件、审批前置条件 和审批环节的情况 下,对涉及多个部门 的审批的由一个部 门受理,其他部门并 行审批。$$ 12月初,武昌 区“服务企业、服务 群众,提高办事效 率”的主题教育实践 活动全面启动。区委 书记、区长张光清 说,武昌区改善投资 环境的目标是“四忧 一快”,即“优化”的 政策环境,“优质”的 市场环境,“优越”的 人力资源环境,“优 美”的生活环境,“快 捷”高效的办事环 境。$$ 为民办实事 惠民解难题$$ 群众的安危冷暖,政府无时无刻 不挂在心上。2005年,武昌区扩大就 业、教育治薄、帮扶弱势困难群体、社 区治安……关注都市民生,为民办实 事、惠民解难题。$$ ——就业。区政府投入专项资金 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将企业招工信息、 职工求职信息及时上网,并实行劳动 力市场联网运行,提供良好就业服务。 新增就业岗位10733个,城镇登记失 业率控制在4.6%以内,帮扶特困群体 就业的经验在全市推广。$$ ——就医。重视社区卫生事业,在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实行免收五项医 疗服务收费制度和药品招标直供制 度,居民就诊费有所卞降;投入专项经 费解决紫阳等4所区级医院经费困 难。开办“惠民医院”,帮助解决57000 多名低保户、残疾人看不起病的问题, 得到广大群众好评,受到省市领导肯 定。开展打击无证行医整治行动,146 家无证行医全部取缔。$$ ——就学。按照“扶弱强优”,促进 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积极扩大优势 资源,保障困难学校经费开支。实施实 验中学、武珞路中学、武汉中学3所重 点学校的扩建工程。筹集1200多万元 资金提高62所困难学校的经费保障 水平;投入1100万元改建20余所中 小学校操场。建立农民工子女入学和 贫困生专项救助资金,为9200多名贫 困生减免学杂费。$$ ——扶困。继续推进对特困家庭 实行实物救助的同时,在全市率先建 立特困家庭帮扶救助制度,专门制定 了涉及各类困难群众在救助、就业、就 学、就医、住房、意外灾难、法律援助、 对口帮扶等9方面的帮扶制度,使全 区帮扶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全年为帮助特殊困难群众减免各种费 用和提供援助资金就达2100多万元。$$ ——治安。面对日益增多的入室 盗窃、抢劫、飞车抢夺的报警率,区委、 区政府提出,公安机关专项打击与构 筑群防群治网要齐头并进。区公安分 局在人防、物防、技防、自防方面大胆探 索。推行“夜勤制”,夯实“人防”;因地制 宜,巩固“物防”;争取支持,推广“技 防”;广泛宣传,强化“山防”。通过强有 力的措施,居民区案件下降12.5%。$$ 建管并举打造良好人居环境$$ 环境是第一生产力,环境是经济 社会发展的第一竞争点。2005年,武昌 区城市建设规模空前,市容环境变化 显著,实现了城建城管的新飞跃,为 “经济升位”夯实了基础。$$ 2005年,武昌地区市政基础设施 开工建设项目是历年来数量最多、投 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基本建成“五纵 十横”的骨干路网。全区已开工建设的 道路项目27项,完成投资6.6亿元。彭 刘杨路西段、北环西路、中山北路公铁 立交等10个项目已基本竣工,紫阳 路、江泰路和阅马场地区交通综合整 治等17个建设项目取得明显进展。整 治240栋房屋立面35.25万平方米。中 山路、民主路东段、胭脂路环境创新项 目已全部完成。大力开展绿化工作,临 江三期、傅家坡一路道路绿化及罗家 港城市小森林、大东门、小东门街头游 园和蛇山东坡绿化已完成;中北路、中 南路等9条道路绿化带得到改造提 升;全年建设园林小品景点5处,社区 绿地6处,拆墙透绿4处,植树5.8万 株,新增绿地8.1万平方米。$$ 2005年,武昌区坚持市容环境建 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继续加大 投入和工作力度。水果湖、南湖花园两 个文明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 年共投入资金5840万元,修建、改建 背街小巷道路21万平方米,改造社区 排水管网3.9万米。对喻家湖、涂家沟 等10个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地 区,投入专项资金1000多万进行综合 整治,切实改变了这些地区居民生活 环境。强力整治占道经营,候补街等 一批占道经营严重地段得到彻底根 治。水果湖、中南路等5条街道通过 了市级无占道经营街道验收,除城郊 结合部少数路段外,基本实现无占道 经营目标。民主路西段、福兴苑、帝王 歌城等7处308家经营户的噪声扰民 问题全部解决,其中取缔205户,整顿 规范103户。$$ 认准比较优势 批准发展坐标$$ 武昌作为省会之区,带来了武昌经济发展,形成了 武昌的经济特色。$$ 武昌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历史文化资 源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首义文化最为世 人关注。$$ 武昌处于江南的核心区。$$ 武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方向的选择是:建设武汉 江南金融商务中心,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使服务业特别是 现代服务业成为武昌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坚持发挥资源优势,实施“错 位”发展,以公司总部区、都市工业园 区、首义文化旅游区带动和促进现代 服务业、现代都市工业和文化、旅游业 的发展,着力培育和发展有竞争力的 优势产业。$$ 坚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历史 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升中心城区功 能。$$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全面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把武昌建设 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协 调发展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经济发展路径$$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解决面临困 难和问题的主要办法。要根据资源禀 赋、现实基础、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按照“错位发展”的思路,有所为、有所 不为,发挥武昌的优势,形成武昌的特 色,加快经济的发展。要通过加快公司 总部区、都市工业园区和首义文化区 建设,形成以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 业为主导,现代都市工业和文化、旅游 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 公司总部区、解放路商业区、徐东商 圈、武泰闸商业区的“一主三辅”服务 业聚集区。公司总部区大力发展金融 证券、文化传媒、高新科技、中介咨向、 商贸娱乐产业,形成具有区域竞争优 势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武汉江南金融商务中心。$$ ——积极推进现代都市工业。白 沙洲都市工业园要根据产业规划,积 极发展有市场竞争力、无环境污染 的企业和产品,重点抓好企业改制、 制度创新、盘活存量;杨园工业园中 成长性好、需要更大发展空间的企 业,要与白沙洲工业园衔接,搞好企 业转移。$$ ——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要 依托武昌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旅游 资源优势,坚持规划领先、文化为本、 项目支撑,加速推进文化、旅游业的快 速发展。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引进 和培育报业、广告业、印刷出版业、书 画产销、文艺演出、影视动漫等文化企 业,发展壮大武昌的文化产业。拓展旅 游市场,实现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 济大区的转变。$$ 和谐社会构建举措$$ 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关系人民 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人手,以人 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扎扎实实推 进和谐社会建设。$$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多 渠道筹措社保基金,加大低收入群休 帮扶力度,逐步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标 准,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救助机制。进 一步办好“惠民医院”、“慈善超市”、 “爱心公寓”等系列“惠民工程”。成立 慈善总会,动员社会力量发展慈善事 业,切实为特困群众排忧解难。努力解 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医疗和子女入学 等困难。$$ ——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巩固 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达标创建成 果,以居民自治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 标准,全面落实和提升“四到社区”的 水平,不断完善社区长效管理机制。充 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各种社会组织在 社区管理中的作用,增强社区凝聚力 和亲和力,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 和的和谐社区。$$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 战略地位,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规范 办学行为,创新办学体制。深化课程改 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 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投入,积极 扶持薄弱学校发展。严格落实“两免一 补”政策,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子女完 成义务教育,保证教育公平。$$ ——强化政府在卫生事业中的职 能作用,健全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进 一步加强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 健和医疗救治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 面加强卫生市场管理,整顿和规范医 疗卫生市场秩序。加大卫生监督执法 力度。$$ ——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 求为着力点,加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 施建设,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 展。充分利用厚重的武昌历史文化资 源,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娱乐 活动的层次和品味。大力发展体育事 业,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和体育运动,提 高人民健康水平。支持残疾人事业发 展,推进残疾人康复和就业。$$ 十件实事百姓得利求真务实建服务型政府$$ 昨日,武昌区十二届人 大四次会议上,区委书记、区 长张光清郑重承诺:2006年, 区政府将努力办好10件实 事,在做实事的过程中进一 步贴近辖区百姓的实际需 要。$$ 张光清直言10件实事 都是从群众中来的,是真正 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办好 10件实事,体现政府“民心我 系、民情我知、民意我为、民 困我帮”。$$ (1)继续整治噪声、油烟 扰民问题。突出重点,整治一 批;落实居民楼下新开餐馆、 卡拉OK的防控措施,禁止 产生新的扰民间题。$$ (2)改建20个学校操 场;在20所中小学大力推广 学生营养餐工作,解决学生 食品安全问题。$$ (3)继续确定10个重点 地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4)继续整治占道经营、 出店经营,10条街道达到市 级无占道经营街的目标。$$ (5)加快公厕改造步伐, 完成21座三类以下公厕改 造任务,消灭三类以下公厕。$$ (6)继续提高社区工作 者、环卫工人待遇。社区:工作 者人均每月增加50元,聘用 制环卫工人人均每月增加20 元。$$ (7)建设经济适用房10 万平方米以上。$$ (8)警力下沉,专群结 合,加强社区防范,创建100 个平安小区;严密中南路、武 昌车站等重点地区治安管 理。$$ (9)强力推进社区绿化, 在社区种植大树1万棵以 上。$$ (10)成立慈善总会,募 集社会资金150万元以上, 完善特困群体和残疾人救助 机制。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