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黄鹤归来舞大江-——— 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开幕式侧记

黄鹤归来舞大江-——— 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开幕式侧记

作者: 出版日期:2007.10.26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河北日报

【出版日期】2007.10.26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本报记者 梁韶辉 耿 辉 清越的编钟声穿越历史,投影屏上一群黄鹤飞过长江,飞入月夜江城。黄鹤故乡黄鹤归,日新月异的江城迎来了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激动人心的开幕一刻。 看吧,来自江汉区的健身爱好者以欢快的健身腰鼓、太极扇展现出了江城人的快乐生活;姜育恒、屠洪刚和李玟等演艺界明星的歌声,让武汉体育中心的热度陡然上升。 看吧,随着轻快的音乐,在74位荆楚花季少女的引导下,74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代表团昂首步入赛场,把时代的自信和又好又快发展的豪情带入江城。来自燕赵大地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代表团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同样古老的两种地域文化在此地相汇,在赛场上交流,映射出新时代的风采。香港、澳门代表团也来了,他们的到来让城运会的舞台更加闪亮。 楚女宽袖抚琴台乐韵,武士金甲伴编钟长歌。大型文艺表演《鹤舞大江》在楚风古韵中拉开序幕。长江、琴台、黄鹤楼、编钟、竹床等荆楚文化符号一一出现在场地上。 高山流水酬知音,相逢江城,为着同一个目标——— 为中国体育腾飞培养更多后备人才的74个城市的代表团自然亦是知音。“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聪明智慧天生来,我用九个脑袋来思考。”一曲《九头鸟》唱出了江城人的自豪,也唱出了《豪迈江城》勇立潮头的风姿。 竹床阵摆出来了,武汉市井男女的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女人跷脚坐竹床,男人殷勤把扇摇,和谐之景让老人们又回到那段难忘的时光。 当然最让江城人自豪的还是《江滩霓虹》,绚丽多彩的夜景勾勒出江城人的美好生活,也不经意中透露了他们开国际PARTY的愿望。来自巴西和俄罗斯的演员的加入,更让这一愿望变成了现实。 平地架桥,台上起楼,江城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变换的旗语,更让“天堑变通途”又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座时代的金桥,让城市向着未来延伸。 楚风今韵在高科技手段支持下淋漓尽致地出现在观众面前;变幻莫测的声、光、电配合又为我们制造出梦幻般的水乡奇景。据了解,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次预演,本届城运会也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而作为六城会的最大亮点,开幕式也将成为本次盛会举办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六城会执委会会同国家体育总局,请来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部分主创人员,也为本届城运会的开幕式增添了北京奥运的味道。这场表演的总导演便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之一的邓锐斌。 采集自长江源头——— 青海沱沱河(长江文明之火)、汉江源头——— 陕西宁强县(汉江文明之火)和武汉城市之根——— 盘龙城遗址(城市文明之火)的三处城运会火种,在经过一个多月的传递后入场了。奥运冠军肖海亮率先接棒,他之后是奥运冠军李婷,然后是羽毛球世界冠军韩爱萍、黄俊群,火炬再经过奥运冠军陈静传到了奥运冠军乔红手中,但她并没有跑向火炬台,而是交给了11岁的体操小将邹鑫。在钢索的牵引下,邹鑫腾空而起,在空中点燃了城运会主火炬。“城运之光,托起明天的太阳。”在6位世界冠军手中传递的火种交给了11岁的年轻选手,这正是中国体育“薪火相承”的明证。 白云黄鹤,激情金秋。风中圣火,点燃一江澎湃,满城风流。城市英雄,把光彩与梦想的旗帜高擎,向着更快、更高、更强,向着美好明天出征。(本报武汉10月25日电) 10月25日,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开幕式在武汉举行。上图为开幕式上大型文艺表演《鹤舞大江》中的情景。 新华社发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