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黄鹤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绊脚石

黄鹤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绊脚石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2.25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楚天都市报

【出版日期】2011.02.25

【版次】第17版(市民之声)

【入库时间】20110501

【全文】

楚天都市报讯我每天到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一带散步,总会看到桥洞下有个光秃秃的水泥座子,座子上标着“黄鹤楼故址”的石碑已经失踪了整整7年,实在令人惋惜。

武昌黄鹤楼,是武汉的一张城市名片。相传,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原址在武昌蛇山的黄鹄矶头。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其最后一次被毁是在1884年。1957年,武汉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根据历史资料,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000米左右的蛇山上重建。

2002年底,有关部门改造临江大道时,在桥头堡下树了一块“黄鹤楼故址”的石碑。该碑由黑色大理石制成,长约1米,宽约半米,碑面刻有白云黄鹤的图案,以及介绍黄鹤楼迁址的金色碑文。此碑虽不是文物,却记录着武汉的一段历史。

2004年2月,石碑突然失踪,剩下的水泥座子变成了路边的绊脚石。可座子旁的墙上还写着“黄鹤楼故址”,这让外地游客都感到不解:“故址就是一块‘绊脚石’?”

如今,7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哪个部门过问此事。人们仿佛听到了黄鹤的叹息:“树一块碑,到底有多难?”武汉俞焜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