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武汉最早党组织 机关曾设黄鹤楼下

武汉最早党组织 机关曾设黄鹤楼下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4.28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长江商报

【出版日期】2011.04.28

【版次】A04(政经快递)

【入库时间】

【全文】

现在网消息 长江大桥武昌引桥下的黄鹤楼南路依旧车水马龙,几乎无人知晓这里曾发生过惊人的故事。昨日,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彭捷介绍,黄鹤楼南路91年前叫多公祠5号,门前挂有“刘芬律师事务所”招牌的房子,是共产党武汉支部的机关。

武昌户部巷附近的民主路游人如织,民主路97号是一栋两层的居民楼。91年前这里叫抚院街97号,是老同盟会员董必武、张国恩的寓所。当年8月的一天,老同盟会员刘伯垂、董必武、张国恩,青年知识分子陈潭秋、包惠僧、赵子健,工人郑凯卿,在这里举行7人会议,成立了武汉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共产党武汉支部,推包惠僧为负责人。

会后租用多公祠5号作党组织机关,门前挂“刘芬(即刘伯垂)律师事务所”的牌子,掩护党组织秘密活动,这里一度成为革命活动的中心。武汉本土文物保护专家刘谦定考证,今天的武汉市三医院所在地,原来是清朝郑亲王多铎的多家花园,旁边有多公祠,辛亥革命后黎元洪没收后赏给基督教圣公会,成为同仁医院的地产,此后留下多公祠5号的地名,没想到武汉早期共产党组织成立后机关就设在这里,到今天,这里已经看不到90多前年的建筑物遗迹。

党史专家介绍,1919年2月,董必武在上海结识了李汉俊,从此开始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陈潭秋又在他们的引导下开始注意马克思主义,回到武汉后,董必武集资创办私立武汉中学,聘请陈潭秋任英语教员,他们以此为据点积极宣传革命思想。

1920年2月,陈独秀来汉讲学,宣传打破阶级制度。当年6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在上海成立后,李汉俊致信董必武,要他约请张国恩在汉筹建共产主义组织。与此同时,陈独秀指派刘伯垂回汉组党,刘与新闻记者包惠僧、校工郑凯卿取得联系,又分别与董必武、陈潭秋、张国恩秘密联络,随后吸收了当时思想较进步的赵子健,这才有了抚院街97号武汉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的诞生。

到1921年,全国已有6个共产主义小组。当年7月,董必武、陈潭秋代表武汉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董必武和陈潭秋返回武汉后建立了武汉地方委员会,湖北从此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组织。

(长江商报 吴睿)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