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黄鹤少侠诗为剑

黄鹤少侠诗为剑

作者: 出版日期:2009.01.05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中国石化报

【出版日期】2009.01.05

【版次】第4版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石连友

读过几本武打书,那上面的侠,都是仗剑于手,路见不平一声吼,打抱不平的莽汉。后来,读了李白的传记,才知道侠可以亦剑亦诗,诗剑互补。最近,第三遍读完王亮诗集《江南草青》,忽然产生感觉,随着时代变迁,不用剑,仅有诗,照样可以称侠。

《江南草青》集诗112首,有旧体诗,也有白话诗,有历史题材的,也有当代生活的,有写事件的,也有写心情的,总之都写得优美,耐读。作者王亮,现供职于中长燃公司政工处,兼编《长燃之友》报文学版,号黄鹤少侠。武汉市作家协会主席董宏猷先生对他非常看好,在诗集的序中写道:“清秀而儒雅的一个年轻人,武汉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酷爱古典诗文和历史。不说话时,是文静的一泓清泉,斯斯文文地望着你。一旦谈起诗文,便马上变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汹涌澎湃,滔滔不绝,仿佛全世界都在他眼前消失了。”颇有些侠的境界。

诗集《江南草青》第一章“咏史”,有篇“赠荆轲”:“北国寒兮刺大秦,渭水别兮燕风咽。图穷匕见悲歌壮,壮士身死薄云天。”充满了对这位先秦名侠舍生取义精神的景仰。《史记》载,荆轲受燕太子丹所托,复六国仇,藏剑于图,假意献宝,深入秦宫,接近嬴政,可惜,那几乎就要改写中国历史的一剑竟然没中。看来,匹夫之勇的剑侠,虽然精神可嘉,作用还是相当有限的。

在今天好些人的印象中,唐朝大诗人李白是个文弱书生。其实不然。史载,“李白少好习剑任侠”,每每颂扬豪侠行为,鄙视儒生迂腐无用,存入世问政强烈欲望。他还轻财重义、受恩必报,与上古剑侠的赈人不赡、为知己者用、施而不受报等传统一脉相承。尽管李白剑术很高,可他打抱不平,从来用诗而不用剑,他的乐府《侠客行》,不仅唤醒了唐代的侠义精神,对后世的影响也相当深远。

这不,时至当代,在书本中,特别在网络上,好些才华横溢的作者,都以侠自名,以诗文为剑,为弱势群体鸣,大有“食饱饥汉,衣被寒士”的太白胸怀。如《江南草青》中,有诗“挑山工”,诉黄山挑夫的风吹日晒雨淋,说他们负重攀高赶路,汗洒万级台阶,将石块水泥等等建材搬运上山。山顶的面貌越变越美,而他们得到了什么呢?“十年如一日,少年成壮汉,山上农庄变王府,身上依旧挑夫衫。”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为参与建设黄山的人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而鸣放。如此等等这般诗句,在单位文友中引起广泛共鸣,有人称赞这位企业里自己的诗人:不愧黄鹤少侠名,以诗为剑鸣不平。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