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道德人做道德菜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8.09
【版次】第C11版(专 题)
【入库时间】20121220
【全文】
他来自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老子的故里,自小就立志做个有“道德的人”,饮食行业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让他触目惊心,于是从2008年他自己开创老聃民间菜馆的第一家分店起,就决心要做“道德”菜肴,用一颗“有道德”的心把菜做成经典。
他是黄鹤,厦门老聃民间菜馆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
20年前:
当洗菜工,却也有大厨梦
20年前,黄鹤高考落榜,他独自来到厦门,在工地抬过石头,当过小工,在餐馆做过洗碗工,送过外卖,帮饭店送过海水。黄鹤所找到的第一份可以“吃饱饭的工作”,是在厦港一家大排档里当洗碗工、送饭员,每天工作时间很长,睡觉也只能曲着双腿躺在雇主家客厅的沙发上,但他依然认真执着。后来他又找到一个新工作,是在一规模较大的饭店里当洗菜工,住在楼梯底下,但可以伸直双腿睡觉,他感觉就如同神仙一样舒服。
在当洗碗工那几年里, 黄鹤看到了洗菜工和厨师收入的巨大差距,心里暗暗发誓,有一天也要当一名厨师。他每天比其它人提早一两个小时上班,做完自己的事后,就去帮厨师切姜丝、蒜末等,并虚心向厨师讨教,偷偷地用小本子记下厨师们配菜时的配料、煮菜时的火候,偶尔还央求厨师让他炒一两道菜,日复一日,他渐渐掌握了配菜、炒菜等一系列要领。
4年前:
店名“老聃”,专做老子文化菜
掌握了技术,黄鹤开始“闯”了,他先是去承包厨房,自己做主厨、聘请组织厨师等,先后在厦门地区几家知名的酒楼酒店任厨师长、经理,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
2004年黄鹤和朋友一起开了小酒店,发展了三家连锁店。有了一点小积蓄后,他决定自己“单干”,向亲戚们借了一些钱,于2008年8月在海沧开起了第一家“老聃民间菜馆”。2009年9月又在集美开了一家“老聃民间菜馆”。湖里店是黄鹤开的第三家分店。当初选择湖里枋湖,除了交通方便,还有一个原因,这里紧靠着双十新校区,有文化味,和他的菜馆宗旨“道德菜、自然味”相吻合。
去年,因为租约到期,黄鹤不得不惜别自己的第一家分店,在海沧出口加工区大门路口开了新店,店门口那根高11.2米,最大直径1.6米,重达8.1吨的千年东方神木让很多食客印象深刻。
现在:
再开新店,争当驰名品牌
这个月,黄鹤又有新动作了,他的湖里东方桃源分店——老聃民间风味酒楼作为老聃旗下的第五家分店,在翔鹭大酒店斜对面的东方桃源酒店一、二楼惊艳亮相。这家新店是针对目前殿前、寨上等老湖里片区内品牌餐饮店相对不足的情况而开的,面积足有2600平方米,装修风格依托老子文化,墙上到处可见《道德经》的篇章,黄鹤说,他要让食客们不单可以享用美食,还能接受老子文化的洗礼。值得一提的是,店里还特别辟出两个大宴会厅,可容纳五十桌客人,足以满足附近居民的婚宴及宴请需求。
常有人问黄鹤,这些年来他的发展为何如此顺利?他笑言,其实很简单,就在于“道德”二字。他要求菜馆进的原料菜要新鲜绿色,配料要自然产物,为此,他办起了豆腐厂,天天在厨房里手工磨豆腐;他专门跟灌口的农户对接,精选来源可靠的蔬菜供应到餐桌。今年春节后他还在同安洪塘投资了一个养殖猪、鸡、鸭、鱼的基地,这一来,店里的原材料就更让人放心了。
除了把好源头关,黄鹤对食材的加工过程也相当讲究,老聃的厨房除了干净卫生,还是开放式的,烹调方式可以供人随时参观,所以店里的菜品看似简单,但因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菜肴保持原汁原味,健康自然,深受市民喜爱,生意一直相当兴盛。
从洗碗工到老板,黄鹤的目标是把“民间菜馆”开成一个民族品牌的驰名企业,一个为百姓提供健康饮食的地方,一个让自己的员工享受幸福快乐的企业,一个倡导健康饮食观念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向你推荐
老聃新开的湖里东方桃源分店推出不少新菜,都是由其他几家分店点击率较高的招牌菜改良而来的创意菜,有的突出山海结合,有的讲究意境,有的强调乡土味,个中都不离黄鹤所崇尚的老子文化。
毛笔笋御龙虾:清蒸龙虾本来很常见,携手毛笔笋,立刻多了几分风雅。所谓毛笔笋,乃是来自浙江天台山的手剥笋,外形跟毛笔确实非常相似,加入野山椒烹调后,在酸辣中透着竹子的清香,与龙虾的鲜味融合,成为山海结合的典型。
老聃肉汁汤:肉汁汤在老聃民间菜馆是颇负盛名的保留节目,在东方桃源新店又有创新,拿它来拌豆花吃,清淡中依然能品出咸鲜的肉香和清新的豆香,夏日食用非常清爽。
蜜汁月牙骨:其实这道菜应该叫“踏雪寻梅”,你看,石板上撒满雪花(由碾碎的白糖制成),边上还有寒松傲雪挺立,是不是很有意境?咦,梅在何处?原来指的是梅花肉,酸甜的口感在夏季食用感觉清爽又开胃。
文/语石 图/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