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是我骂的得不得遭哦?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10.17
【版次】第20版:社会·四川
【入库时间】20131120
【全文】
成都商报记者 锁千程
摄影记者 陶轲
实习生 邓喆元
核心提示
“黄鹤录音”
不止一版
男声版冬天播
女声版夏天播
配《民族风》的冬天播
配《青花瓷》的夏天播
“根据季节变化,商家也要随时调整促销口号!”余小龙称,除了配音之外,后期制作也是关键。比如,《最炫民族风》曲子很劲爆,作为背景音乐就不适合在夏季播放;《青花瓷》婉转动人,则适合天气凉爽之时。商家也会根据季节变化,要求制作不同的背景音乐。记者在录音棚内,听见了很多种不同版本的“黄鹤录音”。
“浙江温州最大皮革厂江南皮革厂倒闭了,王八蛋老板黄鹤吃喝嫖赌,欠下了3.5个亿,带着他的小姨子跑了……”最近许多钱包销售摊贩,都用上了这段暗含剧情的“黄鹤录音”来招揽顾客(成都商报前日报道)。
昨日,一家录音棚老板打进本报热线,称这段录音是在他那里录制的。看了本报的报道后,担心自己会承担法律后果,一整晚都没睡好。“歪摊摊老板听好了,我今后不再接虚假录音广告!”昨日,录音棚老板余小龙通过成都商报向公众致歉,同时表示今后将加强录音文稿审核。
有个男子喊录“黄鹤”
我信以为真
浓浓酒气,样子有些潦倒
感觉他多造孽
昨日上午,一晚上没睡好的余小龙打进成都商报热线,向记者讲述了“黄鹤录音”的背后故事和他自己的担心。
余小龙说,他的录音棚去年6月对外营业,主要业务是录制歌曲专辑。去年10月中下旬的一天早上,一名三四十岁的男子走进他的店门,身上有一股浓浓的酒气,穿着也有点邋遢,说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他说要录音,从身上掏出一张有点皱的纸,上面就是“黄鹤录音”的文稿。余小龙回忆,纸上的文字很逗,他一看就忍不住笑了。再看看眼前这位微醺的男人,看样子有一些潦倒,让人感觉多造孽,感觉他就像是走投无路的员工。
免费录,他送了个钱包
以为要值两三百
“配这样一段话,就一两分钟时间!”出于同情,余小龙直接让配音员帮忙录下了这段话。1个小时后,“黄鹤录音”就制作好了。这是录音棚接的第一笔小广告,余小龙没有收钱。临走时,男子拿了一个钱包给余小龙作为感谢。昨日,余小龙从背包里摸出一个钱包告诉记者:“这就是(男子送的)号称‘江南皮革厂’生产的钱包,质量还不错,我到现在都还在用。先以为要管两三百,后来才晓得是歪的!”余小龙笑着说。
在街上听见录音还挺高兴
盼他们卖完早回家
今年2月底,余小龙走在路上,听见从钱包销售点上传来的“黄鹤录音”。余小龙说,他当时心里挺高兴的,还盼望着摊主早点卖完钱包,挣了钱好回家。今年6月底,又有一名客户找上门,配音文稿与“黄鹤录音”一模一样。这次,客人要求由女配音员来配音。“夏天来了,女声听起来要温柔些!”这是客人给出的理由。
来录“广告”的越来越多
我接了约100单
1分钟以内的收费130元
几乎天天都有摊主上门
哪知,到了五六月份,街头上的钱包销售摊越来越多,几乎都在播放“黄鹤录音”,余小龙才意识到这可能是营销手段。
今年2月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小摊贩找到余的录音棚要求配音。文稿都是由客人提供,录音棚会制作后期,时长1分钟之内收费130元。最近这段时间,几乎天天都有小摊贩来配音,多是荷花池的商家,也有卖手机的,还有理发店。余小龙估计,截至目前,录音棚已经做了大约100单这样的生意。
录音老板有话要说
歪摊摊老板听好了
我不再为虚假广告配音
“喂,你是录音棚的哇?”前日下午,余小龙接到一个陌生手机打来的电话。就在他以为又有新客户找上门时,对方竟恶狠狠地来了句“我是黄鹤”。“我当时真的吓了一跳!”余小龙称,“黄鹤录音”在成都火了,他就曾闪过“会出事”的念头。这下,该不会是黄鹤来寻仇啊?所幸,简单对了几句话之后,“黄鹤”露出了马脚,原来这是朋友给余小龙开的玩笑。
这时,正在外地的余小龙才知道,成都商报揭露了“黄鹤录音”的骗局。报道中的“律师说法”让余小龙很不安,他不知道会不会承担法律责任。一晚上没睡好觉的他,昨日上午打进了本报热线。“我肯定不会做有法律风险的配音业务了!”余小龙称,他没想到这段配音会有如此大的传播力,希望通过成都商报向社会公众道歉,今后将加强录音文稿审核。同时,他也借本报向各商家带话:歪摊摊老板听好了,我今后再也不会为虚假广告配音了。
律师解释:
录音时不知有其人 不构成侵权
余小龙帮客户录制“黄鹤录音”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呢?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刘秀律师认为,若余小龙知道确有“黄鹤”其人,还录制这样的配音广告,就侵害了黄鹤的名誉权。若他认为这只是一种营销手段,那就不构成侵权。
商家有话要说
文稿“油爆爆”
无非希望商品卖得更好
易老板在荷花池卖箱包。前不久,他就找到余小龙配了一段促销广告。“我是在网上找的宣传口号,东拼西凑再加了几句个人的话,就搞定了!”易老板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本来是做批发生意的,但库存太多,接下来店铺又面临拆迁,因此决定做个广告“批发价零售箱包”。“我卖的不是三无产品,都是正规货!”易老板坦承,在配音文稿中,他也加入了“油爆爆”的语言,虽然有那么一点夸张,但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刺激消费热情,“无非是希望商品卖得更好。”
录音老板自揭虚假广告:
“最后半天清仓”起码清了半年
“最后半天,最后半天,XX瓷器大处理、大清仓,无钱回家!”
余小龙点评:每天回家看产品越来越多,生意还很红火,这个“半天”起码有半年了。
“网店破产,借贵地全部甩卖”
余小龙点评:网店怎么会破产,破产了还有钱开实体店?
“喜讯,喜讯,特大喜讯!成都荷花池紧急搬迁,XX百货清仓处理啦!所有服装百货、品牌鞋类、儿童玩具、箱包皮具、床上用品,样样10元,件件10元,通通10元!为回笼资金XX百货借贵地短期清仓大甩卖,全场10元,件件10元,样样10元!”
余小龙点评:随时都在短期清仓大甩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