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黄鹤楼上邵人联

黄鹤楼上邵人联

作者:邹宗德 出版日期:2013.06.23 点击数:0

【作者】 邹宗德

【报纸名称】:邵阳日报

【出版日期】2013.06.23

【版次】第04版:爱莲池

【入库时间】20130730

【全文】

在江南三大名楼中,有两大名楼上就有邵阳人写的名联。江西南昌滕王阁上有邵阳人萧光南的名联,但世人皆误为邵阳人刘坤一所作,我已在联界发表考证文章矫正了这一百年误传。黄鹤楼,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武昌蛇山黄鹄矶头。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历代屡建屡毁,1981-1985年移址重建。楼凡五层,高51.4米,外形类正方,四望如一。历代黄鹤楼的联语可谓琳琅满目,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即收入了323副,笔者也有一副荣幸入选。但能够在楼上悬挂出来的楹联毕竟有限。在黄鹤楼三楼大厅,悬挂着清代邵阳人王镇藩的一副名联:

形势出重霄,看江汉交流,龟蛇拱秀,爽心豁目,好消受明月清风,更四顾无边,尽教北瞻岘首,东望雪堂,西控岳阳,南凌滕阁。

沧桑经几劫,举名公宴集,词客登临,感古怀今,都付与白云夕照,溯千年以往,只数笛弄费?,酒贳吕祖,诗题崔颢,笔搁青莲。

联语上边写黄鹤楼的地理形势:在高耸入云的黄鹤楼上,俯瞰江天,美景尽收眼底。汉江和长江在这里汇流,蛇山和龟山被秀色环拱,登斯楼也,令人心旷神怡,眼界豁开。好好地享用这里皎洁的月色、清爽的风儿吧。然后再眺望四周无边的景色,任凭你的目光和思绪撒向远方,向北可以看到襄阳岘山之首;向东可以看到黄州苏轼所建的雪堂;往西可以投向岳阳楼;往南可以直达滕王阁。寥寥几笔,高低远近,上下左右,山光水色,明月清风,美不胜收。东西南北,极目于千里之外;龟蛇江汉,尽览于一楼之中。握风流之笔,写风流之物,抒风流之怀。如果说上边是从空间入笔,那么下边就是从时间入笔。大楼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几经劫难而至今,历史上多少的名士在此举行宴集,骚人词客在此登临,感古怀今,在白云夕照中吟咏抒情,快游寄意。回首一千多年以来,这里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妙的故事和传说。黄鹤楼以铁笛道人故事、吕洞宾跨鹤飞天传说、唐代崔颢一首《七律.黄鹤楼》诗使诗仙李白题诗搁笔而楼名大震。有一种说法,铁笛道人就是三国蜀汉后军师、尚书令费?,传说他在黄鹄山修仙得道,乘鹤而去。后人希望再见到他,于是在黄鹄山上建楼招鹤。相传唐时吕纯阳曾经到此,寓居一酒家,每日饮酒数壶,累至数百而不买单,反而继续索饮,主人供给无厌倦之色。纯阳喜之。适啖西瓜,遂以瓜皮画一鹤于壁上,开始瓜皮是青色的,久之变黄,遂为黄鹤。纯阳又教酒家童子唱道词,自鼓板为节。鹤从壁间飞下,婆娑起舞,观玩饮酒者日数千人。数月间,酒家得钱数百万,骤富,以钱酬纯阳,纯阳不受。遂构此楼志感,故名黄鹤楼。贳,音士,谓赊欠。崔颢题诗几乎家喻户晓,李白搁笔的故事也是广泛流传,此不赘述。联语的作者王镇藩,字万卿。凡是收入此联的联书上均注释他为清代邵阳人。其详细生平则不得而知,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很可能楹柱上注明是邵阳人。我早年曾两次登过黄鹤楼,但没有注意过。历史上登过黄鹤楼的文人骚客何止千千万,留下的诗联何止万万千?能够在李白搁笔的地方留下翰墨实属不易。如果我们邵阳人去游览黄鹤楼,不妨到三楼去寻觅一下我们的乡音吧。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