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黄鹤展翅唳江城

黄鹤展翅唳江城

作者: 出版日期:2010.01.05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中华建筑报

【出版日期】2010.01.05

【版次】第06版 (项目传真)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通讯员程超

2009年12月26日上午9时,在武汉阳春湖畔,万众瞩目的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通。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武汉火车站是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的起点站,外观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黄鹤,其美丽的身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北起武汉,途经湖北咸宁,湖南岳阳、长沙、株洲、衡阳、郴州,广东韶关、清远等市,南至广州,全线共有15座车站。该线全长1068.6公里,火车运行时速350公里,全程最短运行时间为2小时57分。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武汉站总建筑面积33.2万平方米。这项历时3年、凝聚了1万多名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浩大工程,以其精巧的设计、流畅的线条和多项世界尖端施工技术,成为目前我国科技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火车站房工程。作为施工单位,中建三局在建设过程中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创造了铁路站房建设史上的一个个奇迹。

一是攻克了“桥建合一”施工技术难关。武汉站建在120个桥墩上,是世界首座“桥建合一”的站房。通俗地讲,就是站房与铁路桥共用地基,站房下面的桥墩同时是铁路桥的桥墩。据介绍,“桥建合一”新型结构施工过程复杂,动力性能分析和结构稳定性分析难度大,对结构精度和变形控制的要求极高。站房上部钢结构由拱、桁架、网壳、枝状结构组合而成,主站房结构最大跨度116米,下部为大跨度、大截面预应力清水混凝土结构桥梁。

二是攻克了钢结构施工技术难关。武汉站钢结构总重量6.5万多吨,远远超过了鸟巢4.8万吨的用钢量,结构也比鸟巢的结构更复杂。为了突出站房振翅欲飞的黄鹤造型,每个杆件必须设计得优美而纤细。在施工过程中,中建三局采用了大跨度枝状支撑空间曲面钢结构施工技术,在67个工作日内完成了武汉站核心区近4万吨、2万多个不规则钢构件的焊接、安装任务。

三是攻克了三跨刚构拱桥施工技术难关。武汉站三跨刚构拱桥外部为鱼腹式曲面,拱部呈莲花状。为了将设计变为现实,中建三局与知名模板企业组成了联合体,共同进行模板设计和模板加工。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发明了与工程技术特点、现场施工条件相适应的大型多支点横向移动模架,实现了模板自动折叠、整体下降、自动调整位置,大大缩短了工期。

四是攻克了站房幕墙设计难关。由于武汉站“桥建合一”的特殊结构,幕墙必须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为确保幕墙安全,经过一次次科研攻关,施工人员为幕墙安装了弹性阻尼减震装置,有效减小了列车运行震动对幕墙结构的影响。

据悉,在武汉站施工过程中,中建三局进行了10余项科技攻关,其中含省部级重大课题2项。目前,技术人员已总结了2项技术标准、4项工法,申报了13项国家专利。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