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黄鹤山上半日闲

黄鹤山上半日闲

作者:夏兴政 出版日期:2013.05.27 点击数:0

【作者】 夏兴政

【报纸名称】:京江晚报

【出版日期】2013.05.27

【版次】第022版:B6 行吟

【入库时间】20130710

【全文】

黄鹤山是一座小山,高只有82.1米,如果放在四川、云南只能算是个小土堆吧。传说南朝时刘宋开国皇帝刘裕青年时曾在山麓种田、砍柴,常梦有成群的黄鹤在头顶翩翩起舞,后来刘裕做了皇帝,遂将此山命名为黄鹤山。

四、五月的黄鹤山,正是春意最浓的时节,野花次第开放,草木郁郁葱葱。

最盛的莫过于杜鹃,沿山脚拾级往上,一路的杜鹃红红火火,争奇斗妍,热热闹闹。黄鹤山的杜鹃久负盛名,据说,旧时山下鹤林寺前有一株杜鹃,300多年树龄,盛开时花数千朵,鹤林寺赏杜鹃,唐宋时即为盛事。苏轼在《古今诗话》中描写过杜鹃神女的故事:“上苑夭桃自作行,刘郎去后几回芳。厌从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欲赠佳人非泛洧,好纫幽佩与沉湘。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由返帝乡。”如今山脚下还塑有两只仙鹤引颈环绕着一位神情端庄的杜鹃神女的雕像。

山顶之上植有数十株樱花,含苞的娇羞欲语,脉脉含情;怒放的绽开笑颜,摇曳多姿。满山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红的、紫的、粉的、黄的、白的,珠玉一般点缀着黄鹤山。因为春天来得缓,栀子花虽未盛开,一颗颗青碧的花苞,从叶间钻出来,再经一番阳光雨露的沐浴,定会悄然绽放了。最妙的是一株栀子花上竟伏着一只蜗牛,伸着长长的触角,在枝叶上懒洋洋地蠕动,美美地享受着鲜嫩的栀子花、叶大餐。

山上山下布满了晨练的市民,锣鼓喧天,剑扇齐舞,一派热闹景象,构成了黄鹤山最美的风景。

一位白发鹤颜的老人,抖空竹技艺高超,“龇杆”、“扔高”、“换手”、“放地轴”精彩纷呈,最难的是扔高,那空竹被拉绷的线绳一下弹上高空,呼啸着,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在天空中翱翔,忽然间仿佛折了翅膀一般坠落下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一举,空竹竟稳稳地落在线上。还有那些跳舞的大妈,有的聚在一起伴着欢快的乐曲跳着现代舞,有的和着舒缓的节奏,舞动着扇子和长剑,还有的则敲着腰鼓,扭起了秧歌。最佩服的是一对父子,孩子提着豆浆、烧饼,父亲背着沉沉的书包,每天准时爬山跑步,然后下山上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闲暇之时,我和妻子登山锻炼,游山赏景,“郊原雨初霁,春物有余妍。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锻炼之余,又迷上了摄影,面对那些姹紫嫣红、葱翠欲滴的花草树木,禁不住拿起手机乱拍一气,虽然妻子经常嘲笑我技术差劲,但我并不气馁,每每拍到有趣的照片,还是忍不住向妻子炫耀一番。“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整日为生计所迫、四处打拼的我们,能够闹中取静,得以清闲地在黄鹤山上漫步,丢却人生烦恼,闲看蓝天浮云,多么惬意啊。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