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桥印象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1.06
【版次】第B4版 (周末·郊游)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黄应喜
武汉有个黄鹤楼,建始有个黄鹤桥。两者是否有关联,好像没有。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黄鹤桥在仅有的《恩施州志》和《素描金建始》中都没有讲清使人信服的出处。有说此地以“黄鹤之巅“的那只“黄鹤”而得名;有说是黄鹤高飞之处,后人曾经搭桥联“天”接“地”,故名“黄鹤桥”,似乎有点牵强。当地数人跟我说,此地原叫“黄花桥”,是景阳花坪间的必由之路。那边有人过桥来砍柴,为保护森林资源,才将桥拆了。但为什么叫 “黄花桥”,有待考证。
那天,我们驾车前去黄鹤桥游玩,从红岩寺分路南行到花坪街上后,左拐行6公里就到了。
这是清江北岸,居高临下透过薄雾看碧绿的江水把花坪和景阳两个乡镇分别开来,西南方向一座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桁架结构、造型美观的景阳河大桥连通大江南北,南面半山腰星星点点犹如雾中看花的景阳移民新镇已经建成,两岸的山野民居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正是祥瑞亭的对联所写:景阳赏花花开花坪,花坪观景景在景阳,还有寓意的“锦上添花”横批,自然贴切。
从东往西走,左边白色的悬崖嵬峨雄壮刚强,突兀的山石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山像鹤像鹰还是像金鸡,就靠你自己领略了。
右边的山色表示奇花异木层林尽染美丽含蓄阴柔,绿的高山栎,黄的柚子、野菊花,红的狗骨头树叶、香山红叶、火棘,既黄又红的杮子,组成了深秋花丛中有果树,果树中是花丛的彩色画卷。
不知名的小动物不时吸引小孩子远观近玩,松鼠又逗人也怕人地跳来跳去。
走到半路,正在观景的我忽然发现后面一条笔直白线刺破蔚蓝色的天空,那是飞机所为,但两个小朋友只知欢呼,不知就里,我迅速举起相机抓拍了这“一线天”。
沿阶梯上行,不少高山植物吸引着我。“山中只有藤缠树,世间哪见树缠藤”,我这次真正看到了树缠藤。还有一棵树树干上长着两个瘤,看到深陷在它身上的藤印,可想而知它被野藤缠缚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远望一山峰被覆五颜六色的树木就像女人穿着花衣服,她的肩上扛着一摞歪斜的豆腐干又像是书,但不管是书还是豆腐干,垮下去无疑都将造成损失。
如果你有兴趣,可在林子里找板栗吃,只是别让刺扎了手。这里有野生杨桃,几个人都想品尝它的“野味”,无赖低处的都早被人摘了,那剩下的有四五米高,藤生着树,若没有相当的攀爬技术,只能是望“杨”兴叹望桃止渴了。
好在管理处的大门口,一年轻妇女叫卖的杨桃8元1斤被大家立马称完。才走百十步,一店家又有卖的,一问价,5元1斤,刚才买得多的人心里不是个滋味。
到了花坪街上,抽饭前的空隙时间,一些人又去购核桃桃片糕,可惜我们去时关口葡萄已下架了。桃片糕是花坪的特产。吸取先前的教训后,这次货比三家了。还买的现做的热的。
我们之所以要在花坪吃饭,是冲着酸酢肉去的。不知什么原因,我吃过好多地方的酸酢肉,都不如这里的味长。我们6人,4个女生,在把配备的一盘吃光后,又上一盘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