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兴的加减法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7.19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本报记者 程仁山 郑雪 22年前,他穷得要借5元钱买条烟。22年后的今天,靠着不断开辟新“战场”,他把只有几辆货车的货运公司,发展成资产超过2亿元的集团公司。他,就是福建宏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道兴。 17日,陈道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光做货运物流,永远只是‘搬运工’,我不能做‘搬运工’,物流一定要多元化。厂家、客户的需求,就像一条鞭子不断地抽打我们,我们只能一直往前冲!” 一个货车司机的加法 1988年,33岁的陈道兴从长乐松下只身来到福州市区,给老板打工,长期跑长途货运。在福州,月租20元的房子他住不起,每天睡在货车驾驶室里,洗好的衣服就晾在货车后厢的架子上。 1992年夏天,长期的奔波、旅途的劳累、超负荷的工作,加上省吃俭用,瘦弱的陈道兴病倒了。这场大病改变了他的命运。1993年,在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有了点积蓄的陈道兴成立了福州宏捷货运有限公司,开始自己当老板跑运输。几年下来,公司慢慢壮大。 1997年,尝到了甜头的陈道兴,开始第一次做他的“加法题”,尝试第三方物流。宏捷公司组织仓库网络,在自己承运货物的工厂边上建仓库,只要公司货物运到哪里,仓库就建到哪里。“厂家的货,不用放在厂家,而是放在我们仓库。”陈道兴说,“正是借助公司独立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系统,一些厂家的产品从出厂到进入消费者的家庭,始终由公司负责仓储、运输和配送。这不仅为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节约了大量成本,还提高了产品供应链的运转效率。目前,各客户企业每天共有30亿元资产在我们公司的仓库中。” 一个运输企业的减法 随着宏捷货运公司的不断发展,陈道兴又开始动脑筋了。 2002年,宏捷货运公司在福州市同行业中率先启用GPS全球卫星定位货物追踪系统,厂家不用跟踪货物,通过电脑,就能查询货物运送到哪。这套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公司各项业务的管理水平。2003年,公司正式更名为“福建省宏捷物流有限公司”。2004年,宏捷物流公司被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评为“中国物流百强企业”。 2006年,宏捷物流自有运输车辆600辆,面对不断庞大的车辆队伍,陈道兴做起了“减法题”。他把自有车辆减少到300辆。车辆减少了一半,但宏捷公司的货物运输量和营业额增长了4倍。 陈道兴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物流公司越做越大,自有车辆不断增加,也是一种包袱。虽然我们减少自有车辆,但增加了协力车队,可调配车辆达到2000余辆,货物运载量也就上去了。”陈道兴一席话道破天机,“我们把货物分为三层配送。第一层从工厂到分公司仓库,用公司自有车辆运输;第二层从分公司仓库到区域仓库,由协力车队运输;第三层从区域仓库到终端,仍由公司自有车辆运输。这样两头服务都做到了,中间环节则是‘有钱大家赚’。” 如今,宏捷物流已是华映光电、冠捷电子、厦华电子等5家大型企业在国内指定的物流供应商。 一个集团公司的加法 在连续5届获评“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之后,宏捷公司又开始向集团化发展,于2007年成立福建宏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这一次,陈道兴加速做他的“加法题”。2008年,宏捷集团下属的宏捷仓储有限公司成立,为客户提供第三方监管质押贷款,主要与银行合作经营货物的保管与配送。该项目被列为国家物流振兴规划项目。2009年5月,宏捷报关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主要向进出口企业提供代理进出口及报关服务,代办关税缴交,协助客户办理相关手续。 在与一些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陈道兴发现,有的企业除了国内贸易外,还有一些进出口业务。今年5月份,福州宏捷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正式在工商部门注册,成为我市第一家国际供应链公司。“国际供应链公司将努力建立国际贸易平台,为合作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自己也可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抵御风险能力。”陈道兴说,“国际供应链公司充分整合商流、资金流、物流、资讯流,进行一体化运作,帮助客户实现供应链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目前,宏捷集团正与台湾大同集团接洽,协商将该集团的全球采购与配送中心移至大陆。如果顺利迁移,不但可直接降低供应链物流成本,而且可缩短采购周期,实现快速反应等目标。” 高铁时代的来临也给物流业发展带来新的助力。现在,陈道兴还要做一道“加法题”,他开始寻求跟“铁老大”的合作机会,继续做大他的集团公司。 “可能有人说我做物流不专心,多元化经营对目前企业利润会有影响。”陈道兴说,“但是我一定要走多元化道路,放眼未来,经营模式多元化发展必将增加集团公司抗风险能力,也会赢来公司发展新的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