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复扇面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4.09
【版次】第A12版:新闻
【入库时间】20140430
【全文】
博 文
据载,折扇始出日本,原称“倭扇”,后传入朝鲜。宋代由朝鲜人携来中国,因使用、收藏方便并得到皇帝喜爱,随即在全国流行。折扇多为文人所用,扇面多由纸或绢制作,常引发书画家为之挥毫泼墨,留下不少精品。南通博物苑收藏有明代吴中著名书画家陈淳精品扇面六幅,再现了书画家用笔飞动简逸、水墨淋漓放纵、形简神全的艺术特色。
陈淳(1483-1544),字道复,号白阳山人,苏州人。在文徵明的弟子中,陈淳是十分出色的一个,作为“吴门画派”的佼佼者,山水、花鸟、书法皆造诣深厚,尤其是中年以后用淡色和水墨作大写意,所创写意花鸟画对明清以来画家影响很大,与徐渭在画史上并称为“白阳青藤”,具有开宗立派的作用,直接引导后来大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和兴盛。诚如董其昌所言:“白阳先生深得写意之趣。”文徵明曾说:“吾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 ”
南通博物苑收藏的六幅扇面作品中,行书扇面结字完美,行草爽利落拓,运笔迅疾,功底深厚。设色杏花燕子图,写杏花飞燕,纯然是一种托物寄情的漫兴墨戏,用笔工稳洗练,设色明丽,画面恬淡、轻松,从心所欲。墨笔梅竹图,以气韵擅胜,结体穿插奇巧,设色典雅清新。墨笔云林树石图则构图奇特,运笔严谨,陈淳水墨山水极少,此扇面一难得佳作。水仙山茶图以水墨创作,雅色别致,陈淳花卉素以清丽淡雅著称,该扇面是其典型画风。六幅扇面中唯水仙山茶图有时间记载:“丙申仲夏道复作于城南草堂”。丙申为明嘉靖十五年(1536),此时陈道复54岁,画风愈显完美,没骨水墨潇洒秀逸、清纯淡雅,浑然天成,完美和谐。
此陈淳六幅扇面为1966年10月南通地方名士徐赓起先生捐赠。徐赓起先生是南通地方著名收藏家,也是我市第一位留美学生,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归国后任张謇先生创办的淮海实业银行经理,被称为张謇后期的四位后起之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