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里走出的马尾胡布孜演奏家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6.08.04
【版次】第08版(中国民族报八版)
【入库时间】20110520
【全文】
牛棚里走出的
马尾胡布孜演奏家
□ 柳絮
在牛棚里学拉马尾胡布孜是1993年,那一年布哈买提汗刚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工团调入当时的伊犁地区歌舞团。歌舞团有个小型民族乐队,他到该团后,团里就让他学习演奏刚挖掘出来的哈萨克古老乐器——马尾胡布孜。布哈买提汗是演奏西洋乐器小提琴、大提琴的,有时也演奏冬不拉。虽然马尾胡布孜与小提琴、大提琴同属弦乐器,但学习马尾胡布孜,既没有文献资料和教材可以借鉴,也没有老师可以请教。心里一点儿底也没有,可是,他还是愿意接受挑战,接过了马尾胡布孜后,他给团领导下了保证,一定要学会演奏该乐器。
他在房间里练习拉马尾胡布孜时,房东和邻居都嫌吵,他害怕影响别人,经常无法正常练习。
房东家的院子很大,20米之外还有一个牛棚,牛棚里养着几头奶牛,每当心情不好时,他就到牛棚看牛吃草。
他记得有一天,有一首乐曲他老练不好,心情也很差,而这时房东还来敲门,让他停止练习。他放下乐器就冲到牛棚,看到牛儿安详地吃草,还摇着尾巴赶苍蝇,他的心情平静了些。这时,他突然想到:他可以到牛棚来拉马尾胡布孜。起初,牛儿听了他不成调的演奏也很心烦,在牛棚里走来走去,让他本来不好的心情也越来越糟。然而,随着他的马尾胡布孜拉的越来越成调,牛儿也逐渐接受了他,到后来,牛儿看他提着琴来了,就用深情的眼神看着他。他演奏时,牛儿都安静地听着,一动不动。“是牛儿给了我继续学习该乐器的决心。”木哈买提汗动情地告诉笔者。团里从哈萨克斯坦一家乐队邀请了3位老师,其中一位就是教马尾胡布孜的,但只是短期培训,个把月后老师就走了,而后又得靠他自己的摸索和悟性了。
一次,在牛棚中练习时,突然发现好像牛儿都在欣赏他的音乐,让他有了信心,这是第一次,他顺利地从头到尾拉完了一首??曲。当时,他非常激动,真想抱着这些牛儿亲吻一下。
1994年,木哈买提汗参加全区民族乐器大赛,获得了特别奖。2005年,木哈买提汗用马尾胡布孜演奏“各民族联奏曲”,其中有哈萨克族的《天鹅》、维吾尔族的《牡丹汗》、汉族的《打虎上山》、蒙古族的《赛马》等乐曲,不但让更多的哈萨克族人了解了马尾胡布孜,也让其他民族认识了该乐器。如今,该乐器已经是伊犁州歌舞团民族乐队中的专业演奏乐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