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上海外国语大学志愿者何源亭

上海外国语大学志愿者何源亭

作者: 出版日期:2010.08.13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青年报

【出版日期】2010.08.13

【版次】第11版(每日周刊)

【入库时间】20110308

【全文】

珠玑心语

徽章是纪念,也是最好的回忆。

收集徽章成为志愿服务的乐趣

何源亭告诉记者,她收集各种各样的徽章,最初只是觉得好玩,“看到别人有的徽章,我也想要。”后来何源亭慢慢地发现,收集和交换徽章的过程,才是最有意思的。“感觉收集徽章既是志愿服务的调味剂,也是交朋友的一种方式,休息时间大家坐在一起,第一件事情便是互相看看对方那里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徽章。”何源亭说。徽章成了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场馆工作人员之间交流的一种工具。即使是互不相识的志愿者,谈到徽章,大家的话匣子马上就能打开,很快也能成为好朋友。“另外,各式各样的徽章既是世博会的纪念,也是自己这十几天志愿服务的美好回忆。”

“交换”不止是两个人的事情

聊到手里这200多枚徽章的来源,何源亭兴致勃勃地介绍说:“有些是场馆工作人员送的,有些是自己空闲时间参观园区时领取的,也有个别的徽章是买的,但更多的则是与志愿者伙伴通过交换得来的。其中有一枚,是与北京的一位网友用网上互寄的方式换来的。”更有意思的是,有一回,何源亭看好了另一名志愿者手里的一枚徽章,但他却对我想要交换的徽章不感兴趣,不肯交换。“我心想这可怎么办呀……我好喜欢那没徽章呢。幸运的是,他看中了另一个志愿者手里的一枚徽章,而那名志愿者刚好又喜欢上了我手里的这一枚,于是,交换就成了不止是两个人的事情。最后,大家都得到了自己喜爱的徽章,皆大欢喜。”

何源亭将手上的徽章分为两类,一类叫金属章,另一类则被形象地称为“大饼”,因为这部分圆圆的徽章看上去感觉像饼一样。何源亭说,要想交换到自己喜欢、也被大家公认为好的徽章,首先要对徽章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另外还要想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徽章,否则难免一时冲动,徽章拿到手后又觉得不喜欢。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1093号(近昌化路)邮编:200041新闻热线:021-61933111手机短信:15800581234QQ:271648648MSN:qnbqnb@hotmail.com新闻传真:021-61933001广告热线:021-61933222报纸总机:021-61933000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