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何源:做好“五篇文章”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1.09
【版次】第07版:魅力金溪
【入库时间】20130130
【全文】
何源镇地处金溪县东部,与贵溪市、资溪县交界。镇政府驻地孔坊村,全镇总面积127平方公里,现辖9个村委会和1个林场,有68个自然村、106个村小组,总人口1.67万,耕地18503亩,林地146469亩;主要资源有毛竹、林木、蚕桑、优质稻、水电、石墨、瓷土等;土特产有棘胸蛙、香菇、木耳、茶叶、冬笋等。
镇党委、政府以开展“创先争优”、“五民一建”活动为契机,实施“1.4.10.10”工程,围绕建设“开放、生态、和谐”何源的目标,着力做好“工业强镇”、“产业富镇”、“宜居美镇”、“和谐边镇”、“党建旺镇”这“五篇文章”。该镇去年生产总值1.4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财政收入24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00元。
主攻项目
着力构建“工业强镇”
何源镇积极策应县委、县政府“三大战役”和建设“四个金溪”战略,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做活做旺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实现新突破。
该镇全年洽谈项目4个,签约落户了江西武夷源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金盛服饰有限公司、金晟彩印有限公司,总计投资4700万元。其中江西武夷源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何源村天门岭山脚,净投资2900万元,公司着力打造与武夷山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等著名品牌齐名的高端茶叶,目前已征用农民集体山林8000多亩。
同时,该镇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去年,该镇完成镇村建设项目13个,其中总投资1800万元的孔坊港改造工程已于去年年底竣工;蒋源地质灾害整体搬迁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主要涉及彭家村43户长年受泥石流危害的村民整体搬迁至安全区域,同时配套完成道路硬化、改水、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去年11月底已完成村内扫尾以及美化亮化。镇敬老院工程总投资120万元,总用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60平方米,有住房40间、床位80个、橱柜40个。项目建成后,可容纳80位老人入住。剡坑小农水改造、郑家村部、集镇改造等镇村建设项目也正积极推进。
立足农林
着力实施“产业富镇”
立足镇情谋发展,该镇发挥产业优势,着力在调布局优结构上下工夫,推动全镇工农业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该镇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示范带动,坚持“统分结合、自主经营、自由流转”的经营模式,鼓励引导更多党员群众创业致富,发展特色农业,建立产业基地,兴办产业协会,提高产业竞争力。确保每年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两万亩以上,造林一万亩以上。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种养业,出台了《何源镇农林业发展规划》,建立竹鼠、山鸡、蜂蜜养殖和油茶、茶叶种植等特色产业基地15个,成立了产业专业合作社4个,有效带动了全镇群众产业致富,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立足生态
着力打造“宜居美镇”
绿色、生态、宜居不仅是何源乡村面貌的真实写照,更是何源经济发展品牌。为此,该镇党委、政府下大力推进美丽镇村建设,以建设“五美”美丽镇村为目标,加快彭家村蒋源、剡坑鲁坊、楼前黄家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步伐,这些新农村建设点在去年11月底主体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
同时,该镇以金黄公路沿线为重点,开展村容村貌整治,集中清理垃圾堆8处,拆除猪栏坑厕7000余平方米,粉刷房屋12000余平方米,统一规划菜园围栏900米,可视范围内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打造了一个生态宜居的秀美镇。
关注民生
着力构建“和谐边镇”
落实好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一是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每周对全镇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摸底和排查。对重点事件重点管理,明确分片领导和直接稳控责任人。镇村干部深入村组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力度,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二是突出做好新农保工作。通过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强化措施等举措,做到了应保尽保,并制定了详细的新农保日常管理细则,确保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三是统筹兼顾,抓好社会事业发展。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镇党委、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发展社会事业,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规范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孤儿救助措施,加大对特困家庭的救助力度,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组织实施学前教育3年计划。巩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抓好重大疾病防控,大力实施血防综合治理,不断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确保政策符合率在93%以上。文化惠民,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立足党建
着力打造“党建旺镇”
该镇开展了“创先争优”、“五民一建”活动,实施了“1.4.10.10”工程(每年评选1个先进党支部,4名镇机关党员、10名村优秀党员干部、10名农村党员)。
该镇通过抓示范、树样板、带全局,打造一流基层党组织、培育一流党员队伍、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发挥各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模范共产党员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培养树立一大批优秀村支书、村干部、共产党员,使他们成为党建工作的排头兵、致富的领头雁。加强先进村党组织典型经验推广,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同时,开展全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各种适用技术培训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开展文明村、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营造比村风、比行风、比效益、比发展的社会氛围,全方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最大限度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充分发挥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作用,全力打造新的生活风貌,在全镇营造物质上有追求、精神上有寄托的新生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