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以“挂满号”拒治高烧女童,与“见危不救”何异?

以“挂满号”拒治高烧女童,与“见危不救”何异?

作者: 出版日期:2014.06.16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黄海晨刊

【出版日期】2014.06.16

【版次】第A23版(一周)

【入库时间】20140720

【全文】

女儿深夜高烧,就近到越秀区儿童医院就诊,却被告知“今晚号已挂满”,拒绝接诊并推往其他医院……日前,广州市民罗女士遇到了这样的事。让她气愤的是:“当时离医院下班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目前院方已道歉。

(据《新快报》)

汪昌莲:以“挂满号”为由拒绝接诊,与“见危不救”无异,违反了救死扶伤的职业操守,背离了尊重生命权的最基本要求。

冯海宁:对高烧40℃的女童未做任何治疗,而是打发到了其他医院去就医。此种行为,既有可能耽误孩子病情、造成严重后果,也有可能激化医患矛盾。

卞广春:不用说懂得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在关键时候对危急病人帮一把是分内之事,即使是没有专业知识的人,看到罗女士一家三口半夜求救,恐怕也不应该拒人于千里之外吧?

吴帅:医院限号,是未来必然的趋势。每个医院的医生资源是有限的,每个医生一天能够接诊的患者数量也是有限的,超过负荷来工作,无论对医方还是患方而言,都是双输的选择。

杨燕明:“满号不就诊”应有必要的弹性,才会显现出起码的人性。具体到此事上,医院方面理应及时应对,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救治。

我的伤口谁呵护:应该习惯。下班了就是下班了,号挂满了就是号挂满了,哪会管你烧到41℃。

臭妞妞住我家:社会要求医者仁心,父母的诉求其实要求从事这份职业的人日日奉献,社会并未给予医生相对等的利益,医生只是一种职业。还有一小时下班就停止挂号,并不意味医生已经停止工作。

李倩:女童就医被拒,是医院和医生法律职责的缺位,也是医德的缺失。此等不作为,需经受道德与法律双重拷问。

康利兹:女童虽无大碍,院方却不能以此作为推脱理由。道歉是形式,各方深刻反省才是根本。要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医院自律是关键,第三方的监督也必不可少。医院的行为应该依据相关法律,并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其次,患者要树立权利意识,并对医院进行监督,充分保障自身就医权利不受侵犯。

刘鹏:“挂满号”不能成为拒绝接诊的理由。挂号不过是一个手续,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先救治再挂号,甚至开辟绿色通道、免挂号等都是必须的。死守着规定拒绝救人,是教条主义,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

王军荣:医院急诊号限号是没有人性的,是草菅人命,如果还有医院如此规定,也早该摒弃。

黄齐超:尽管当事医院也表达了歉意,不过,废除“夜间急诊挂号定量”的荒唐规定,让所有的夜间急诊病人得到救助和治疗,这远比处罚和道歉更有意义。

江风:医院限号应避免误伤公众。在北京,一辆120急救车曾拉着意识不清的病人,连跑5家医院,都因急诊科爆满,没床没设备而无法及时抢救,这样的新闻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当限号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现象,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因为信息的闭塞滞后产生的盲目就医?这将是一个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