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逼捐”建楼与丐帮何异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9.02
【版次】B06:读者呼声
【入库时间】20140920
【全文】
资料图片
陈科峰
广西合浦县石康镇原本财政拨款80万元的政府大院改造建设项目,“摇身”变为800多万元。卖地筹款填不了缺,最后百余万元靠24家企业“捐资”:深圳老板20万元,矿业公司10万元,爆竹厂6万元……不捐款别找政府帮忙办事。(8月29日《新快报》)
捐,本该自觉自愿,而在石康镇,却成了公权掩护之下的行政命令,企业只有被动接受的份。若说这24家企业捐出的120多万用于救灾、扶贫等公益事业上面,倒也让人勉强接受,但人家却是用来建镇政府大院的,财政拨款80万的项目,不晓得如何就“摇身一变”造价翻了十倍。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再说辖区内有些企业本身资金困难,对于镇政府的这个举动,他们内心是抵制的,但迫于压力,他们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人家不是都放出狠话来了吗——“不捐款别找政府办事”。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八项规定”为背景的“逼捐”行为,公然与中央精神唱反调,严重伤害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依赖,无法想象,如此无所不用其极的权力自肥,如何能不引发媒体的关注、民众的指责。
而秉持这种特权思想的“父母官”,又如何眼睛向下,关注民生疾苦,全心全意为民服务?而长此以往、任由发展,作为一级政府,又与我们在影视作品里看到的“丐帮”何异?在民主和法制的进程中,行政逼捐,犹如一棵散发着恶臭的霉菌,让所有人鄙视和不齿。
面对镇政府大院改造项目从80万到800万的华丽“变身”,有人质疑违规超标,该镇镇长却矢口否认却又不愿拿数字说话。有消息称,在事件被媒体曝光后,镇政府还曾派人“挨家挨户走访捐款企业,要求企业在接受媒体采访和纪委调查时承认主动认捐”。看来,此番石康镇是死不悔改,铁了心一条道走到“黑”了。
然而,纸包不住火,在舆论的推动下,当下合浦县纪委已就此事介入调查,相信事件真相很快就会浮出水面,届时,石康镇政府的不良作为大白天下,也将成为违民意、逆潮流、滥公权的典型反面教材。在此,笔者再次提醒那些骨子里流淌着官本位思想遗毒的“老爷”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