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学生沉默与喊“我爸叫李刚”何异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10.22
【版次】第12版 (体育新闻/实话实说)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保定市北市区公安局副局长李刚之子李启铭在河北大学校园内醉驾肇事致一死一伤,目前已被刑拘。该校学生称被学校要求保持沉默,担心学校处分不愿出面作证,并表示家长也要求学生不要参与(据10月21日《广州日报》)。
事实不容篡改,更不是权势逼迫下的沉默所能掩盖的。李启铭校园内撞死撞伤学生,有目共睹;李启铭醉酒驾驶,是警方采血检测鉴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人证、物证齐全,即便李启铭他爸叫李刚,也难逃法律追究。
所有的掩饰与谎言,都无益于为李启铭这位“官二代”开脱罪责,但蹊跷的是,针对校园撞人事件,河北大学的诸多做法让人齿寒:学校不是公开谴责肇事者,不是要求严惩肇事者,而是明哲保身,声称“出了这种事不能全怪学校”,并且拿中国矿难的例子进行比较,“国家一直下大力气抓矿难,照样有很多砸死人的事件。”然后就是下达“封口令”,以给予处分相威胁,不允许目击现场的老师和学生接受采访或作证。
河北大学的“封口令”,封的是车祸目击者的口,但又是听了谁的指令呢?我们完全可以预测:假如没有哪个权势部门或人物的“打招呼”、“下指示”,或是充分考虑高校与地方公安局之间的关系,高校怎能强迫学生三缄其口,集体噤声,公然为肇事者,不对,是为权贵者遮丑。从这个角度讲,在校园撞人事件中,高校扮演了附庸权势的不光彩角色。
李启铭撞死撞伤两名女生后,之所以急切叫嚣“我爸叫李刚”,他喊的不仅是爸,更是一种权力恫吓。那么,高校下达“封口令”,逼迫目击者集体沉默,这与叫喊“我爸叫李刚”又有何异?“我爸叫李刚”,是李启铭张狂傲慢的资本;高校抛弃社会正义,漠视逝去的生命,逼迫目击车祸现场的老师和学生集体沉默,不恰恰是怯于权力魅影使然吗?在此,我们不妨为高校下达“封口令”找一个理由——“我们要沉默,因为肇事者的爸叫李刚。”
针对校园撞人事件,该校在权势面前暴露出的鸵鸟心态一览无余。要知道,“封口令”,封死的是公平与正义的传承,泯灭的是伦理良知,沦落的是大学人文精神。这道“封口令”,让社会不齿,让学生心寒。
高校是传播人文知识和道德真理的圣殿,面对“富二代”撞人事件,高校就唯权势者是尊,冷漠对待学生生命,如此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欲将大学生教育引领到何方?肇事的李启铭撞死的是生命,而高校惟权是从所下达的那份“封口令”,戕害和玷污的却是万千大学生的人生信仰与追求。李启铭交通肇事该受法律严惩;而下达“封口令”的高校除了遭受公众谴责之外,有关部门更要问责,以此呵护大学生们的良知,守护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份纯真与正义。小石子
联系方式:
电话:0431-96618
邮箱:xwhsp@sina.com
提示:
本版转载文章,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