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眼前暴力视而不见与同谋何异?

眼前暴力视而不见与同谋何异?

作者: 出版日期:2012.05.24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华西都市报

【出版日期】2012.05.24

【版次】018:都市汇·麻辣烫

【入库时间】20120820

【全文】

漫画姜宣凭

□罗琴

7岁小女孩朵朵(化名)浑身血紫被紧急送医,医生检查后确定是反复暴力外伤所致,并当场报警。(本报5月23日25版报道)

如果你发现身边有小孩遭遇暴力侵害,会怎么做?

这或许是一个不值得讨论的话题,大多数人的反应照理说会是主动报警。但这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上演的版本,极有可能是这样几种情况:A、万一是家长教训自己孩子呢;B、先观望再伺机行动;C、假装没看到,反正又不是我的小孩。

朵朵身上的伤,有多少人假装没看到呢?按爷爷的说法,她的外伤在20多天前就出现了,直到新伤再次出现,爷爷才把她送入医院。朵朵的父母远在广东打工,但这就是她遭遇这一切的合理解释吗?

律师邢连超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他和同行受理的案件中,儿童受暴力侵害案件极少,“这并不是说遭遇暴力侵害的儿童很少,而是侵害多发生在家庭内部,按法律量刑会适当减轻,或者家属根本不会诉诸法律。”按照我国法律,对受到暴力侵害的未成年人,经司法鉴定构成轻伤的话,是刑事自诉案件,由监护人对加害方提起诉讼;如果构成重伤,则由公安机关立案、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追究加害方的刑事责任。

如今,朵朵遭遇暴力一事仍由警方在调查,事情的真相尚未揭晓,但她身上已存在了20多天的血紫和外伤,一直都无人发现吗?或许不是没人看见,而是看见了又能怎么办?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句老话,多少反映出了现今社会上一些人的心态。对朵朵已经遭遇的伤害,我们不妨自欺欺人地善意推断,这件事也许真的一直无人发现。但下一次,如果你身边再出现一个“朵朵”时,可否多点关心,多点“管闲事”的心态,这样也许就能保护一个孩子。而保护孩子,就是保护社会的明天和未来。

也许没人愿意做暴力的同谋,但发生在眼前的暴力和犯罪,如果你看到了却假装没看到,不就沦为暴力的同谋了吗?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