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潜水憋刑”与谋财害命何异

“潜水憋刑”与谋财害命何异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2.18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河南商报

【出版日期】2013.02.18

【版次】第A04版(商报时评)

【入库时间】20130320

【全文】

梁江涛(职员)

春节是各地游客到海南度假的高峰期。近日,记者调查发现,海南旅游市场许多环节都充斥着“回扣”现象,回扣金额基本上都超过50%。在海边,深受人们喜爱的潜水项目也成了宰客的手段。按照常规,正常潜水人体需要一个根据水深逐渐排压的过程,但如果游客拒绝水下拍照,有的潜水教练便会将游客直接带入深水区,迫使游客因为难以承受水中压力而放弃潜水。(2月17日《新快报》)

又是一年旅游季,海南再次因旅游黑幕被推上风浪尖。“零团费”背后暗藏种种猫腻、“八菜一汤”标准人均不到10元、水晶店凭优惠券号码定回扣、出租车拒载乘客、拉客消费拿提成等潜规则被一一打出水面。最恐怖、最令人错愕的要数潜水不拍照领受“憋刑”这一招。旅游业宰客宰的是钱,而让游客受“憋刑”与谋财害命何异?

在旅游业乱象中,没有真正的赢家。人人都在吐槽导游群体黑、贪、狠,坑蒙拐骗加“全武行”。可宰了客的导游也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导游邬敬民出了一本揭露旅游界黑幕的书——《叫我如何不宰你》,其中这样描述导游群体:“起得比鸡早,干得比驴多,吃得比猪差,晒得比乌鸦黑,住得比鼠窝差。”“被媒体骂得比猪狗不如,被旅行社宰得比兔子还惨,被客人投诉得比绵羊还乖,被旅游局罚得比蚂蚁还多。”导游业的恶性竞争以及从业者的困惑可见一斑。

年年曝光,年年宰客。显而易见,海南旅游业从曝光到运动式整治,已进入监管怪圈。靠邬敬民“堂吉诃德”式的揭黑拯救不了旅游业;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德教化拯救不了某些见利忘义的导游,拯救不了导游群体的负面形象。治理宰客乱象,就得多管齐下,使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形成“组合拳”。

以日本为例,旅游市场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监管体制与行业自律,心存侥幸者难以立足。早在1952年,日本就制定了《旅行业法》,日本观光厅据此制定了各种经营规范。比如旅游中的各项费用必须事先完全告知消费者,违反者最高要被处以30万日元的罚款。日本媒体经常曝光“宰客术”,其旅游行业协会积极促进旅游市场的健康成长,而非只顾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此,才能减少游客花钱找罪受、“叫我如何不宰你”的潜规则。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