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职校收万元“安置费”与黑职介何异

职校收万元“安置费”与黑职介何异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4.06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滨州日报

【出版日期】2011.04.06

【版次】第03版(滨州日报-现代教育)

【入库时间】20110725

【全文】

◆教育时评

□苗蛮子

眼看就要毕业了,工作还没着落,可学校还要收1万元的“安置费”,西安对外贸易职业学校(下称“西贸职校”)铁路乘务专业的学生气愤不已。对此,校方称:“收1万块钱是为学生找工作疏通关系,这个还算便宜。”(3月31日《西安晚报》)

对于西贸职校铁路乘务专业的学生而言,原本读这个专业,两年就“已经花了家里好几万块钱”,可如今,学校又要收取这笔天价安置费,岂不是雪上加霜!校方此举无异于在学生身上再割一块肉!

据学生反映,西贸职校在2009年招生时即承诺毕业会安置工作。然而遗憾的是,竟以收取天价安置费这种变相的方式来履行“承诺”,其教育者的身份悄然褪去,摇身一变而成为“黑职介”,赤裸裸地将贪婪之手伸向了原本就不宽裕的学生。

毫无疑问,西贸职校向学生收取天价安置费,属乱收费行为;而用这笔所谓的“安置费”去疏通用人单位,也违反劳动法中所要求的用人单位禁收押金的规定。当初向学生承诺安置工作,如今却狮子大开口索取万元“安置费”,不妨看作一种比较隐性的“敲诈勒索”!可以这么说,招生时向学生许下“承诺”,其实不过一场骗局罢了。

类似西贸职校的这种行径,多有所见。一些职业学校刚开始说得天花乱坠,待学生入瓮后,才慢慢地“收拾”你,要你交这交那。一言以蔽之,“承诺”是假,捞钱才是真,学生往往成为校方和企业合谋赚钱的工具,甚至在个别地方比如河南,还出现教育厅发红头文件动员职校学生去富士康实习的荒唐之举。给大型企业输送的廉价劳动力,成了个别地方政府取媚税收大户的“礼品”。

一直以来,校企合作是我国中职学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常用办法,西贸职校也不例外。据了解,该校与各大铁路段有着长期合作关系,因而,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要设置“铁路乘务专业”。学校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学生也学有所用,这原本是皆大欢喜的好事,三者间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然而,如今各种各样沾染了腥臭气味的乱收费扭曲了这种机制。教育者的良心早已被丢弃于一旁,而一心往钱眼里钻。西贸职校此举,足令职业教育蒙羞。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