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太多,与三公浪费何异?
【作者】 邓海建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3.06
【版次】第09版(评论)
【入库时间】20130320
【全文】
5日是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小组讨论的第一天,著名演员濮存昕散会后留下来接受了最长时间的记者采访。“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晚会,太多太多的文艺用晚会的形式,什么事情都能办个晚会,一个晚会用多少材料,搭个台、喷塑、灯光,且不说几百几千万的费用,产生的垃圾都不知道往哪堆。”濮存昕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有这么多晚会。(3月5日《信息时报》)
□邓海建
全世界最多的晚会。去年有网友披露,云南富源县顶着贫困县的帽子斥资几千万元开办明星演唱会、国家级贫困县甘肃漳县为宣传旅游文化资源也举全县之力搞了一场明星演唱会……至于广西某县60万元请明星助兴“桃花节”、江西某市庆祝“某千年华诞”请明星一掷500万元、广西某县办“柿子节”花费百万元、江苏某贫困县花费150万元办“龙虾节”等,更是不胜枚举。财政在晚会上的大手笔支出,比民生支出更爽快、更阔气。
如果说,电视晚会尚且属于市场调节下的阶段性行为,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主办方绝不会一直赔本赚吆喝,那么上述行政晚会则是长官意识下的拍脑袋决议,活生生延续着“人傻钱多”的传说。
晚会太多,不只遥控器很忙。这种动辄办晚会的思维,说到底还是两种思想在作祟:一是贪大图洋的形式主义,希望用仪式感十足的晚会来壮声势、造舆论、编政绩,在莺歌燕舞的艺术表达中寻求心理慰藉;二是预算约束过软,财政支出怎么花、花多少,纳税人的话语权仍很孱弱,大多数人掏钱、少数人欣赏,不计成本,只为取悦自己或领导的心情。
不挣钱、不挣市场的晚会太多,本身就说明有些花钱项目是可以无须考量性价比的。动辄百万千万的公款支出,既无须听证,也无须审计,与三公浪费有什么差异呢?晚会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其实无可原罪,只要私人掏钱,随便你怎么办PAR-TY——— 但靡费公款又不见收益的晚会,还是少出来招摇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