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爱,才能赢得爱——记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何涛
【作者】 李静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11.26
【版次】第05版:新闻·国内
【入库时间】20120620
【全文】
一位名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何涛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爱孩子,并被孩子们爱着的好老师。
何老师的班上有一个孩子,苍白的小脸,瘦弱的身体,小朋友玩游戏时,他总是站在一旁看,很少见到他跑跑跳跳。这位叫赵斌的同学患有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身体十分虚弱。何老师深深的知道,接受这样的孩子到班上学习,就意味着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但孩子身体不好,如果心灵再受到伤害,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不公平。从此,何老师不但是老师,更像是妈妈一样照顾起赵斌。课间,提醒他不要参加剧烈运动;出汗了,细心帮他擦干。临近小学毕业测试时,赵斌的病又犯了,但他担心耽误功课,影响毕业考试,一直坚持上课。可他的病越来越严重,不得不住院治疗。
何老师听到这个消息,一下班就赶往医院看望赵斌,仔细询问病情,鼓励他勇敢战胜病魔。何老师还经常打电话让赵斌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日康复。赵斌的妈妈说,何老师打电话或来看望赵斌的那几天,他就特别配合医生的治疗。赵斌出院后,何老师就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补课,使他的成绩很快赶上来,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毕业考试。他激动地扑到何老师的怀里,说:“老师,您就像妈妈一样亲。”六年前,何老师又迎来了一届新生。
一个叫小可的男孩引起了何老师的注意。他经常为一些小事和同学发生矛盾,上课也不能安安静静地听课,同学们都怕他。通过家访,何老师了解到,小可的父亲从事特殊工作,常年不在家,母亲是个急性子,下班回来累了,又要照顾孩子,十分辛苦,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孩子脾气暴躁、性格叛逆。
一次,小可因为同学不和他游戏而大打出手。面对这样一个学生,必须以情以理来引导教育。何老师微笑着对他说:“老师知道,小可想成为同学的好朋友,只是不知道该怎样说,怎样做,对吗?”小可眨着大眼睛,点了点头。以后,只要一有时间,何老师就把小可拉到身边,让他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可学会怎样与同学相处了。何老师还让爱画画的小可负责墙报的绘图,让他学会和同学合作,并且经常鼓励他、帮助他,不断发现他的优点,并给予表扬。渐渐的,小可像变了个人似的,他不再为小事和同学斤斤计较,有矛盾时,还懂得谦让。他工作积极主动,热心帮助同学,经常主动帮助体育老师分发体育用品。下课了,又不厌其烦地一一整理好。原来那个脾气暴戾的孩子变成一个阳光少年,同学们纷纷推选小可为三好学生。
身为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何涛关注的不单单是孩子们的语文学科,还兼顾孩子们其它学科的均衡发展,不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成绩排名,而是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何涛认为,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留有余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将来能够自主学习,有冲刺的后劲。何涛还让孩子们充分地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拓展视野,多汲取课外知识,给孩子留出更多的发展空间。何老师带的班,不单语文学科基础牢固,其它学科在年级里也都名列前茅。
在何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她所带的班级学生多才多艺,个性张扬。班级在年级篮球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学生在音乐汇报演出中,有吹葫芦丝的,有六人组合又唱又跳的。林卉同学获得南宁市科技小论文一等奖,彦霖评为南宁市“顶呱呱”特长生,帅行参加南宁市小学生象棋比赛获得第四名……家长对何老师的付出感激不尽,说:“把孩子交给何老师,我们放心!”教师之爱,比父爱更坚实,比母爱更细柔,比情爱更无私。何涛老师心中满是对学生的爱,也获得了爱的回报。她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南宁市优秀班级,多次评为学校优秀中队。她本人也荣获南宁市优秀辅导员称号,还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和“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本报记者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