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情感·责任·奉献-——上海女孩何涛的故事引发热议

情感·责任·奉献-——上海女孩何涛的故事引发热议

作者: 出版日期:2009.05.13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安徽日报

【出版日期】2009.05.13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本刊5月6日以《一位上海女孩的爱情守望》为题,报道了年轻美丽的上海女孩何涛的爱情故事:5年前,何涛爱上了在上海打工的六安小伙侯灿,不料侯灿出了车祸全身瘫痪,生活无法自理。面对灾难,何涛毅然决定嫁给躺在床上的侯灿,用一生的爱来照顾他。何涛随侯灿来到六安农村,过着艰苦而清贫的生活。 报道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读者深受感动,表示敬佩,也由此引发对爱情观、人生观的进一步思考。为此,本刊在省城合肥进行了一次专题问卷调查。调查团队共制发4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74份。调查对象绝大多数为青年人,也有少数中年人。 ■调查团队 本报记者 洪波 李揽月 张岳 黄永礼 吴林红 ■问卷统计分析 本报记者 张岳 本刊专题问卷调查 1、你最敬佩上海姑娘何涛品德的哪一方面? A、对感情的坚定如一 B、照料爱人的责任感 C、牺牲奉献的精神 D、上面三种都有 2、如果你是何涛,你会怎样做? A、也这样做,为爱情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 B、敬佩她,但我做不到 C、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提供帮助 3、你怎么看待奉献型婚姻观? A、赞同,因为奉献也是一种幸福 B、不赞同,婚姻幸福首先要自己生活幸福 C、不好说 4、你认为不健康的婚姻观、人生观突出表现在 A、拜金主义思想严重 B、过于随意,太开放 C、自我中心意识太强 D、上面三种都有 5、你更希望身边哪种感情更浓厚、真切一些? A、亲情 B、友情 C、邻里之情 D、上面三种都有 受访者表示敬佩和感动 “对感情坚定如一”、“照料爱人的责任感”、“牺牲奉献的精神”三项同时选择的受访者最多,表明受访者对何涛行为的深度认识和由衷敬佩之情。 在这三个平行选项中,“对感情坚定如一”票数最多。安徽大学的学生李小玲说:“最让人感动的是何涛说她对侯灿的照顾并不仅仅是出于责任,而是出于爱。因为爱,所有的牺牲才有意义,责任才会厚重。 ”反观现在一些年轻人,对于爱情只求一时拥有的新鲜和浪漫,无视爱情长久的平淡和苦难的承担,这样的爱情就像流行歌曲形容得 “来得快,去得更快”,爱情被世俗的生活和浮躁的心态打磨得面目模糊。 精神可贵,做到需要勇气 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 “为爱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会和何涛有一样的选择”。同时,也有一些受访者明确表示,很敬佩何涛,但是自己不一定有勇气做到像何涛那样,还有一些受访者表示会选择另一种方式提供帮助。 一些受访者在详细阅读了解何涛夫妇的爱情故事后,深思熟虑之后做出跟何涛一样的选择。 35岁的祁女士认为,爱情就要同甘共苦,患难与共,无论是谁遭遇不幸,都需要双方共同来面对。另外一些受访者坦诚地表示,对何涛心生敬佩,但缺乏勇气来面对未来的生活。 “现在社会氛围很宽松,何涛离开侯灿不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一个女孩子一辈子都要去照顾躺在床上的病人,毕竟生活是残酷的。 ”项女士说。 多数认同奉献型婚姻 大多数受访者赞成奉献型婚姻观,认为婚姻不能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的幸福,婚姻中奉献也是一种幸福。当下,很多人抨击某些年轻人的功利婚姻观,个性张扬的一代年轻人不愿意为婚姻做出牺牲,甚至,大学里流行“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点。 “我觉得社会舆论有点夸大这些观点,我和我身边的朋友都相信爱情,真心爱一个人,所谓的奉献都是婚姻本身所包含的分量。 ”正在读大三的薛同学说。少数受访者不赞成奉献型婚姻,强调自我个人的幸福最重要。还有一些人对奉献型的婚姻观采取谨慎的态度,“婚姻一言难尽,社会需要奉献型的婚姻。就个人而言,我没办法说赞成或不赞成。 ”接受问卷调查的杜先生说。 不健康婚姻观、人生观表现多样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当下不恰当的婚姻观表现为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过于随意,过于开放以及自我中心意识太强,这表明错误的婚姻观、人生观有着多种表现,而人们明显对此反感并摒弃。 在这三个平行选项中,而拜金主义思想严重票数最多。 “何涛的爱情坚守像一面镜子,照出一些女性‘傍大款’、男性追求富家女的灰暗面目。经得起考验的婚姻才是真正的爱情,有功利目的婚姻与爱情无关,只是一种交易。 ”年轻的曹先生说。 在接受调查时,大多受访者认为,婚姻应该以感情为基础,不应带有功利色彩,功利性的婚姻也不会长久。一些对婚姻过于轻率、过于开放和年轻人自我中心意识太强,也不利于婚姻的健康发展。 渴望生活中感情更浓 一半受访问者在“你更希望身边哪种感情更浓厚、真切一些”选项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三项:亲情、友情和邻里之情,其中“亲情”得票最多。 “从上大学开始,就与父母分隔两地,如今在合肥工作快五年了,也只能通过电话与他们联系,我很担心他们的身体,更渴望亲情在我生活中更加浓厚。 ”网络公司的员工李先生说。 还有一些受访者表示了对真诚温暖的友情和邻里之情的渴望。 “现在生活节奏很快,忙得身边的朋友都少了,很怀念小时候一群好朋友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忧愁的时光,现在好像再也回不到那样的岁月了。 ”袁女士说。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