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道德模范追踪⑦何涛:真情永驻大爱长存

道德模范追踪⑦何涛:真情永驻大爱长存

作者: 出版日期:2011.11.03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安徽日报

【出版日期】2011.11.03

【版次】第B2版 (综合新闻)

【入库时间】20120110

【全文】

故事回放:2004年,上海姑娘何涛顶住压力嫁给六安农民工侯灿。 2006年,在侯灿遭遇车祸、颈椎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她毅然来到侯灿家乡落户。几年来,何涛精心护理下半身瘫痪的丈夫,养育孩子,伺候老人,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沉重的家。

2009年,何涛荣获全国孝老爱亲模范称号。

■ 本报记者 张大鹏本报通讯员 徐明海

11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六安市裕安区妇幼保健所——何涛现在工作的单位。在保健所一楼的儿保科,何涛穿着白大褂,一头短发,正在忙着为村民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眼前的她略显黑瘦,但依然显得健康、阳光。

“今天上午办理了7个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忙时每天要办理40多个。 ”何涛说,她现在主要负责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婴儿听力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及体检等,有时候还要下乡指导“两病”(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及幼儿园体检工作。

“现在工作环境好了,虽然很忙,但我忙得充实、开心。能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回报社会,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面对记者,何涛多次强调感谢党委、政府与社会各界给她一家人的关爱和帮助。何涛说:“去年侯灿看病落下的16万元债务全部还清了。今年4月,区政府批准我入了编制,由乡卫生院调入区妇幼保健所上班。 5月1日,全家搬进了廉租房。 ”

“自打到保健所上班以来,她工作主动积极,很有上进心。下乡体检、‘两病筛查’等工作,她都主动要求去做,同事们很佩服她。 ”保健所所长陈俊林向记者介绍何涛时,对她的工作很是满意。

记者随后与何涛来到她的家——永安小区的廉租房一楼一单元。据了解,为方便轮椅进出,有关部门及小区物业很细心,特地把她家单元楼梯改成了缓坡。走进50多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小小的挂衣柜、简单的三人沙发、大红的中国结,温馨的感觉扑面而来。小小的客厅挂满了照片,镶边的全家福照片和结婚照格外显眼,另外还挂有何涛与著名主持人鲁豫、杨澜等人的合影照片。

“我两只胳膊已经能动了,上半身也有点感觉了。 ”躺在床上的侯灿一脸笑容。他正摆弄着一台手提电脑,那是何涛在 “心动2009年度新闻人物”颁奖仪式上获赠的。

“何涛每天早晨帮我理疗一会儿,中午下班回来推我出去转转,晚上再帮我理疗两个小时左右。有了好老婆何涛,有了大家的帮助,我才有今天快乐的生活。”听着老公的夸奖,何涛也露出幸福的笑容。侯灿说,他现在电脑打字已很自如了,心情也好了。在网上残疾人QQ群中,他经常劝说其他残疾人要树立生活的信心、勇敢面对困难。经常还有人打电话向他咨询康复方面的问题。

何涛告诉记者,她现在很知足,除每个月1000多元工资外,全家人还享受农村低保和残疾人补贴等。 “原来很孤单,现在有这么多人的关心与关注,真的感到很温暖! ”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