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餐馆酒楼后厨变“透明”
【副篇名】市政协委员何涛做客966966,解答老百姓舌尖上的疑问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1.17
【版次】第006版:今日要闻
【入库时间】20140230
【全文】
市政协委员何涛做客966966,解答老百姓舌尖上的疑问
昨日,市政协委员何涛接听读者来电。
本组图/重庆晨报记者 胡杰 摄
我们吃的喝的安不安全,去餐馆酒楼就餐卫不卫生?
昨日,市政协委员、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攀星绿色食品集团总裁何涛,做客重庆晨报966966热线,解答老百姓的疑问。
何涛1986年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从事食品加工已20多年。
可借鉴公开后厨操作间
“我们能看到的,通常是光鲜的餐厅,看不见后厨。可不可以制定一个严格的‘后厨标准’,让后厨也变得敞亮,让我们吃得更放心?”这位打进热线的市民,关注的是餐饮的后厨卫生。
何涛说,在一些发达国家,有严格的“后厨标准”,比如餐馆操作间的大小、冷藏冷冻设备的容量等,还设有日常的监督员。甚至细到拿出来已经解冻的生鲜食品,不能再拿到冷冻室进行二次冷冻。
有的餐饮企业,将自己的操作间做成透明玻璃,供客人们参观和监督,这是一种形式上的开放,可以借鉴。其实,老百姓更希望的是,用严格的规范和监督,真正让后厨变得“透明”。
蘑菇木耳记得去蒂
很多市民打来966966,了解一些日常饮食知识,比如“冰冻食品”和“冰鲜食品”的区别,蘑菇木耳根部的黑色物有没有害……何涛也作了一些解答。
“冰冻食品”是指在低于-18℃下存储的食品,烹调前化冻的过程,让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会受到一定影响,口感比鲜肉稍逊一筹。“冰鲜食品”是指动物在宰杀后短时间内将温度降到0℃左右,运输和存储处于冰点临界点,肉质相对柔软,而低温又能防止细菌繁殖,口感和营养比冰冻食品鲜美。
另外,蘑菇、木耳的营养基有的要用到棉籽壳,里面含有棉籽酚(也称棉子酚)。因此,吃蘑菇、木耳之前,记得掐掉根部的“蒂蒂”,并将黑色物一并去掉。
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