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聚焦大同外乡人系列报道④ 陈自明: 远在他乡当

聚焦大同外乡人系列报道④ 陈自明: 远在他乡当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5.12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大同晚报

【出版日期】2011.05.12

【版次】第12版(大同新闻)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

 

 

 

陈自明(右一)在了解民情 资料图片

 

大学生村干部陈自明到新荣区堡子湾乡河东窑村任职已经三年半了,算上在同上大学的四年,他在大同生活近八年了。这几年,他作为河东窑村党支部副书记,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带领着大山深处的村民增收致富。

陈自明来自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大石村,作为一名外地人,他上任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语言障碍,“在基层工作,就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如果和村民讲着一口普通话,是不可能被他们接受的。”陈自明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当地方言。于是,不论走到哪里,他都仔细琢磨本地人的发音特点和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不少刚与他接触的人都以为他是大同人呢。

“农村工作无小事,只有沉下去,才能踏踏实实做事。”回头看看这些年的生活,陈自明从不适应到渐渐喜欢这份工作,并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这些变化让他更加清晰地明白了自己所担负的职责和人生价值。采访中,他对记者说,大学生村官也许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提高素质,修炼品格,干出属于自己的闪亮事业。

多年来在农村工作,陈自明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一个稚气未脱的大学生竟学会了调解邻里纠纷,学会了带领村民致富,还学到了怎样得到群众的信任,怎样学习并掌握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扎实工作作风、灵活的工作方法,这段经历对他弥足珍贵。也正是这段积累,去年他被新荣区区委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干部”。

陈自明说,他已经很久没 回过老家了,也很想念爸爸妈妈。一直以来,他全身心扑在农村工作中,并把它当做自己的青春事业。因为,陈自明一直坚信“远在他乡的农村,一样可以大有作为。” 本报记者 孙露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