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泡茶英雄会”首泡清香型铁观音陈郁榕老师点评:每泡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5.30
【版次】第B13版(泡好茶)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
读者细品佳茗
专家与读者交流品茶技艺
业余组:细品佳茗对冠亚季军茶有自己的看法
在专家组对参赛茶样进行品鉴的同时,业余组的读者品茶团也开始了品茶的过程。虽然读者对茶叶的品鉴远远不如专家组评委专业和高效,但是他们的认真态度却是不输专家的。只见读者们围绕着审评桌,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品鉴。读者陈女士先是喝了前几个茶样,边品尝边对茶叶的色、香、味进行打分,碰见旗鼓相当的茶样,就反复进行比较,审评的态度一点都不含糊。
品茶期间,读者品茶团根据自己的判断对9个参赛茶样进行打分。通过对4名读者的打分表进行分析,综合得分前三的分别为9号茶样(祥华龙送样)、3号茶样(国佳茗茶送样)、7号茶样(最香源送样),这与专家组的审评结果有较大出入。
事实上,针对同一茶样,专家组和读者品茶团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因为读者对铁观音的认识还不够。有些茶叶,在第一泡的时
候香气明显,但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多,香气越发下降,这是茶叶的共性,但香气下降的速度与制茶工艺、茶叶产地等均有关系,香气下降的速度快于一般茶叶说明这泡茶的品质不佳。而消费者可能比较难从综合的角度去看待一泡茶叶,较容易被茶叶某一方面的特质所“吸引”,进而片面判定茶叶品质的好坏。
“对茶叶的审评主要从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几个指标入手。品鉴时一定要非常专注,旁若无人,不能受其他人的观点影响,坚定自己的判断。等自己对茶叶有了评判结果后,再对比专业人士的打分,如果有出入,就寻找原因,看是自己的判断标准有误还是品鉴技巧不对。”陈郁榕老师介绍说。
陈郁榕老师强调,学习品茶要从高品质的茶叶入手,树立正确的标杆,只有这样今后才不容易将普通的茶,甚至是品质有问题的茶错当成好茶。
相关链接 师生问答
读者:陈老师,我们如何去判断一泡铁观音是不是上品铁观音?
陈老师:清香型铁观音要有音韵、花香,汤色要金黄清澈。而浓香型的茶汤则要橙黄透亮。其中,就外形而言,安溪铁观音要紧卷结实沉重,色泽砂绿油润,香气馥郁芬芳,或者浓郁持久,或者馥郁幽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音韵显,汤色金黄清澈,叶底肥厚、软亮、红边鲜明。
读者:陈老师,在闻茶香和品茶汤时,有什么技巧吗?
陈老师:闻香时将杯盖移置鼻端,慢慢地深呼吸至尽头,细细体会茶叶香气,盖好杯盖后再吐气。有的人闻香很快,一吸气就又放回去了,这样对茶的印象就不深。闻香时,要感觉茶叶最好的香型特点(铁观音的香气分为很多种,有锐长、馥郁、浓郁、幽香、
芬芳、清高等,不同的专业用词代表了铁观音品质的高低、好坏)。闻香期间,不能讲话,否则会在茶香中混入腔的异味。此外,在品茶汤滋味时,舌头要在腔内循环打转,边打转边吸气,这个动作要协调,以免呛到。
读者:为什么我觉得最好的三个茶叶在老师这却是最差的三个呢?
陈老师:首先要说的是,今天参赛的这些茶样的品质都很好,评比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优中选优的过程。之所以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是你的判断方法不对,另一方面可能是你对好茶的理解有偏差,在平时喝茶时误将品质一般的茶当成好茶。因此,你再次品鉴茶叶时,发现它们跟自己记忆中最好的茶很相似,很自然就会觉得它们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