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之柔建能系陈奎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4.30
【版次】第04版:文艺副刊:第66期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
儿时,每逢阳春三月,我总会邀几个小伙伴儿跑到村东边的河堤上折柳条。那时河堤上的柳树又高又大,从枝干上垂下来的柳条长而细嫩,密而均致。像一幕精心编制的门帘垂于眼前,更宛若一个高大的瀑布,任绿意奔腾,这种柳条是编帽子的首选。而另一种则与之不同,它通常长在枝干上,位置高,直挺而芽稀,深绿的表皮透出要尽展生命的韧劲。为了得到它,我们就得爬到树上,小心翼翼将之折下,然后均匀用力将其厚厚的表皮从木质杆上拧下来,再用小刀将表皮切成三四厘米长的小段儿并将一端捏扁,放在嘴里一吹,嘟嘟作响。
喜欢坐在树杈上,吹着自制的小喇叭与小伙伴儿们打趣,微风吹来,柔柔的柳条拂面而过,痒而清凉。那时不知什么是大自然,但那时的感觉最自然。
长大了,虽懂得了什么是大自然,但与之亲近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怀念那柔柔的柳条。又值山花烂漫,邀上几个好友漫步于平西湖畔,仍折柳织帽,嘴里吹着自制的小喇叭,却少了一些无畏,多了几分矜持。
我望着眼前随风轻轻摆动的柳条,没有作声,微微闭上眼睛,感受着从枝叶间透过的点点阳光,那种久违的感觉突然袭遍全身。仿佛自己再次置身儿时,洗去现实的浮躁,聆听自然的空灵,不去想是因指缝太宽,还是时间太瘦,让人拿捏不住时光的脉搏。柳条的影儿在脸上晃来晃去,好似一条轻盈的纱,掠过脸庞,掠过心房,婉约而清凉。
睁开眼,我细细打量着那早已熟知的柳,细细的枝条一顺而下,彼此挨着,似乎又彼此留有空间,随风扬起,飘而不乱,甚为漂亮。不由得惊叹柳条间的柔之随和,柔之默契。如若生活中多一些柔之随和,多一些柔之默契,那么,生活可以是更美的。
柳之柔,柔在生活,柔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