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陈奎和他的“春雨生态园”

陈奎和他的“春雨生态园”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5.08 点击数:0

【副篇名】—— — 一个失地农民的创业故事

【报纸名称】:淮北晨刊

【出版日期】2013.05.08

【版次】第B05版:B05版

【入库时间】20130730

【全文】

“要不是政府的资金支持,我的生态园哪能有今天的规模。真是多亏了政府对失地农民的优惠政策,解决了资金大难题,我才能把生态园建起来,实现了创业梦想,走上致富路。”烈山区宋疃镇宋疃村的失地农民陈奎边指着他的生态园边对笔者说。

今年47岁的陈奎,是烈山区宋疃镇宋疃村的失地农民,戴着一幅眼镜,看着文质彬彬的陈奎,一说起他的“春雨生态园”就激动地打开了话匣子。“我办这个生态园以前,也做过许多其他职业,当过队长,在烈山水泥厂干过,也经营过煤炭、黄沙生意,还办过饲料厂,养过猪,最多的时候养600头猪呢。但是市场是不稳定的,今天赚钱的行业也许明天就赔了,所以,最终,我还是回到了种地。”“2011年,淮北搞大开发,我们的土地被征用了,这下子,地也没了,以后咋办?拿着政府给的几万元的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赔偿款,一下子我还真不知道该做啥。”“正巧,镇里组织失地农民参加创业培训班,10天的培训,让我大开了眼界,老师从创业意愿、创业目标到创业项目都仔细讲解。学习完,我就决定,自己创业。”“一是选项目,我想,我们村离市区说远也不远,现在市里的人都喜欢休闲旅游,节假日到农村、到田野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我就办一个休闲生态园吧。”“二是选地址,你看,我这个生态园在宝迪工业园南门,交通方便,离市区也就半小时的路。这里原来是一个废弃的 窑厂,前面有水池,后面有藕塘,旁边是蔬菜大棚,节假日,三五个朋友,带着孩子,在水塘里钓钓鱼,在蔬菜大棚里亲手摘些爱吃的菜,鸡鸭鱼蛋全是自产的,绝对绿色无污染。”对自己的生态园,陈奎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三是筹资金,建这个生态园,除了把赔偿款全投进去了,政府还给办理了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是无息的,要不,我也办不了这么大的规模。”现在,生态园已初具规模,有了一定的市场,回头客是一拨接一拨。陈奎尝到了创业成功的喜悦。

对于未来,陈奎有着自己的规划:“现在我是刚刚起步,过几个月你再来看看,肯定又是一番景象,室外一个个古色古香的小亭子建起来了,这两个藕池的荷花也该飘香了。现在生态园里有8个园工,我还计划着,再雇几个村里的人,把生态园再扩大。”有政府的小额贷款资金扶持,有创业知识的系统培训,有自强不息的创业热情,陈奎,这个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致富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通讯员 刘环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