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会置于社会和职工的监督之下 ——泸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4.18
【版次】第02版(新闻工会)
【入库时间】20110520
【全文】
泸州市总工会近日召开全市工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社会评价”建设活动动员大会。从今年起,该市将用两年时间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三化一评价”建设活动。
在会上,泸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总工会主席朱家德说,开展“三化一评价”建设活动,重点在制度建设,要点在标准制定,落点在规范形成,成效在群众评价,核心在落实执行。
3月31日,记者就“三化一评价”对泸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道元进行了专访。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三化一评价”?
陈道元:工会工作“三化一评价”建设活动是指工会各项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以职工(会员)为主体的社会评价体系建设。
标准化即工作目标点,我们提出要打造“数字工会”,对工会工作确定工作尺度或量化指标,提供检验标准。结合地方工会和基层工会的具体实际,把定性和定量结合,突出岗位职能,定岗、定员、定任务、定标准、定责任,探索制定完善本地、本单位工会源头参与、维护保障和自身建设的各项工作标准,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会工作考核指标的数字化考量水平。
规范化即流程设计,推进流程再造,对各项工作的流程进行科学设计,是对工会工作的程序化管理。旨在通过开展职权梳理,规范权力运行,构建“防控体系”。以防控为重点,维权为核心,梳理岗位和单位以及领导干部职权,编制职权目录,引入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理念和全市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经验,着重从决策、执行、监督等权力运行环节,从维权、协商、服务、发展等工作落实环节,从制度机制的建设、执行等保障维护环节中,查找和发现工作监管风险和廉政风险,制定相应的程序和控制办法,早发现,早预警,早提醒,早纠正,保证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制度化即成果固化,是指围绕工作目标健全完善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完善制度机制,构建“保障体系”。梳理工会主要工作项目,结合当前工会工作实际和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明确各个节点的工作内容、主要责任及责任人,制定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保证工作运行的程序化、规范化,提高决策、执行、监督的效能。
记者:“三化”的工作最终落脚于社会和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工会干部工作的评价上面,请您谈一谈如何进行这“一评价”?
陈道元:这“一评价”就是社会、职工群众对工会工作知晓度、工会干部满意度及工会工作成果进行评估,也是对工会开展“三化”建设成效进行测评,使工会工作置于社会和职工(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通过对工会组织效能建设、服务水平、民主管理、执行力进行的综合检验;通过党政的目标考核、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评议、工会组织社会评价和会员评价以及新闻媒体监督等形式,巩固常规评价,注重关键时刻评价,突出生产力成果评价。
记者:评价的结果将在未来的工作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陈道元:我们将依据评价结果,切实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升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特别是职工群众对全市工会专兼职干部的评价结果,将作为该干部未来任免考核的重要依据。
本报记者 杨诚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