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美德之丑,北大"拒招不孝"与"封杀孝子"-□ 黄 麟

美德之丑,北大"拒招不孝"与"封杀孝子"-□ 黄 麟

作者: 出版日期:2008.12.25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株洲晚报

【出版日期】2008.12.25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北大向来是盛产新闻的地方。北大的金字招牌确实太牛了。就算是卖猪肉,北大的学生都能卖到全国的报纸和各大网站的显著版面。 早在2008年11月24日,媒体报道了一则关于北大“拒招不孝子”的新闻。北大招生办主任刘明利表示,只是一旦发现学生有不孝行为,并在社会上有影响和反映,调查属实后,北大将在自主招生中不接受这样的考生。 读了这则新闻,我着实有点感动。觉得北大这一招生规定,不管是作秀也好,缺乏操作性也好,都给青年学生敲响了警钟。你再恃才傲物,缺德为荣,北京大学的大门就不再向你敞开。 巴掌还没有拍完,近日又读到了关于北京大学的一条新闻:季羡林先生与其独子季承同居京城,十三年来却从未见过一面。 读罢这样的新闻,除了震惊还是震惊,觉得这在现代社会,是不可思议的事。开始时觉得季老活得象古代的圣贤,大概是因为德高名重,被北大“照顾”的根本不必考虑普通老百姓的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或者是季老先生和儿女有矛盾,实行“老死不相往来”主义。不然,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阻止季老先生父子见面? 其后又读了相关的报道,似乎印证了自己的想法:都是季老先生的藏品惹的祸。 正是这些藏品,使某些掌握权力的北大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滑天下之大稽,把季老的父子亲情给活生生“照顾了”。 应当说,这些人是非常有水平的,混淆是非的本领出神入化登峰造极,不但能够蒙蔽季老先生,甚至惊动了政府高层,都莫奈他何。左一个声明,又一个声明,让公众看得眼花缭乱一头雾水。 北大“拒招不孝子”的时候,大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封杀孝子”的时候,大道理同样讲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这就是水平。 如果说“拒招不孝生”是长茅,“封杀孝子”则是一块盾。武功高强的北大人耍起这两样东西来,都玩得得心应手,推置裕如。更重要的是,富于聪明才智的北大人,总有办法让两者不产生交集,让自己永远是胜利者。 季老先生以耄耋之年,被北大的晚辈同僚“照顾”得难享天伦之乐,不啻是对北大精神的最大反讽。在物质利益至上的社会,不择手段占有就是“最高岗领”,一切道德人沦统统让路,所有的丑陋都能够自圆其说。 在我看来,“拒招不孝子”与“封杀孝子”,只不过是他们的“一鸡两吃”而已。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