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新十年·新起点·新希望——访省人大代表、城市规划专家陈道麟

新十年·新起点·新希望——访省人大代表、城市规划专家陈道麟

作者:张保平 出版日期:2011.01.17 点击数:0

【作者】 张保平

【报纸名称】:民声报

【出版日期】2011.01.17

【版次】第A2版:大会专版

【入库时间】20121120

【全文】

□本报记者张保平

新十年的航船已经起锚,古城西安也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在新十年,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充分体现古都特色,把西安逐步规划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如何让城市更加生态亮丽,市民居住的更加舒心满意?“两会”前夕,记者采访了省人大代表、西安市规划局副局长陈道麟同志。

“十一五”期间,西安先后荣获国家卫生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等称号。全市城市化率已由2005年的63.3%提高到2009年的68.9%,建成区面积达到420多平方公里,森林履盖率、城市绿地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八水绕城”的山水城市格局已初见端倪。陈道麟代表充满激情地说,过去的十年,西安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很快,充分利用汉长安城遗址、大明宫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带动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先后完成全市和区县2000余个行政村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40个小区寄宿制学校规划设计,完成了户县、高陵、蓝田、周至县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和总体规划,完成了13个省级重点镇、50个镇的总体规划。一大批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的陆续实施,既是加快西安城市化进程,初步建立起多层次的社会住房保障体系,构建和谐西安的重大举措,也为“十二五”确保西安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谈到“十二五”期间西安城市规划建设将有哪些新亮点时,陈道麟告诉记者:“未来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将形成一个城市、三个副中心城市、八个新城,指状分布,协同发展的城镇规划结构体系。”这位上海同济大学78级的高材生满怀深情地说,未来的西安主城区范围将扩大到1280平方公里,是国际一流旅游胜地、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之一,将成为富有东方历史人文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