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校闽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陈道炼
【作者】 李连富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5.07
【版次】02综合新闻:第628期
【入库时间】20121020
【全文】
搞科研的人都很忙,他也不例外,每天早出晚归,为了撰写专著,他甚至忙得无暇去照一张专著用照。连课余运动锻炼,都是为了更好地调整身心,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第二天的工作。 2009 年2 月,他得到中科院科学出版基金的资助,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部专著;同年12 月,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是我校目前仅有的5 名享此殊荣的教授之一。他的激情从何而来?为此,记者采访了这位闽江学者、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电源学会理事长陈道炼教授。
2005 年,陈道炼的人生和事业开始改变,他离开了自己曾度过所有青春岁月的六朝古都———南京,舍弃了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事业基础,来到福州大学,一切从零开始。这需要很大 的勇气和魄力。但他没有后悔,他说, 福州大学是故乡的学校,在这里,能找 到归属感;开始一份新的事业,虽有挑 战但更有激情。古都求学 陈道炼1964 年出生于闽北沙县。 1982 年7 月,他以优异的成绩,从沙 县一中考入南京航空学院电气工程专 业。本科毕业后,他留在母校继续从事 电力电子学研究,分别师从于我国著 名的电力电子专家庄心复教授和严仰 光教授,先后获得工学硕士和博士学 位。硕士毕业时,陈道炼留校任教直到 2005 年。在这十七年时间里,他从一 名助教逐渐成长为在电力电子学领域 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教授和博士生 导师,而且还为母校电气工程学科 2005 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作出了 重大贡献。
创业·起航陈道炼刚到福州大学时,还带来 了一项26 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不过,这仅仅是开始。
据他介绍,刚到福大时,电力电子 与电力传动学科的师资力量比较薄 弱,学科建设面临诸多困难。但他没有 退缩,一咬牙,就坚持了下来。一到福 大,他就提出筹建福建省电源学会和 福州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博 士点两项中心工作。筹建福建省电源 学会的倡议,得到了全省广大电源科 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陈道炼凭借自 己在电源行业的影响力和大学时代担 任学生干部历练出来的出色的社会活 动能力和组织能力,为福建省电源学 会的筹建立下了汗马功劳。经过一年 的精心筹备,福建省电源学会终于在 2006 年12 正式成立,陈道炼被推选 为理事长。
筹建应用电子系是陈道炼的另 一大工作。他坦言,“筹建一个系,需 要筹建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和学生 团队,筹建专业实验室,制定专业培 养计划;需要落实学生实践基地和 学生就业单位,而其中又以引进优 秀的教师和落实学生实践基地的难 度最大。”陈道炼逐个攻克了这些难 关。2006 年3 月,应用电子系创立, 陈道炼出任系主任。他积极引进和 培养人才,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倾注 了不少心血。2006 年,他从自己的研 究经费拨出3500 元给一位青年教师 参加当年在西安召开的全国电力电 子学术年会,类似的事情不止一例。 他说,这样可以开阔这些青年教师 的视野,壮大整个团队的力量,对整 个学科的发展有利。
为提高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 科硕士点人才质量,他每年都亲自 为本科生作考研动员报告,想方设 法将优秀的本科生吸引到该专业的 硕士生队伍中来。他为申请和筹建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博士点做 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大大提升了我 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在全国 的影响力。
科研为本来福大的5 年时间里,陈道炼在 学术上也硕果累累。他不但主持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教育部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等项目, 而且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 金(3.5 万元)的资助,在科学出版社 出版了他的第三部专著《 AC- AC 逆 变技术》,实现了福州大学零的突 破。他发表的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 的有20 余篇,其中发表在2008 年 IEEETrans.on IE 第1 期上的论文 “ Novel current mode AC - AC con- verterswith high frequency ac link”的 影响因子高达5.468,这在工科领域 实属罕见。他还申请了14 项国家发 明专利,其中4 项已被授权。
陈道炼在电力电子学、可再生能 源发电技术、航空电源系统等领域 不倦地探索,成果显著,尤其在高频 环节逆变技术和航空静止变流器等 领域的创新性研究目前处于国内领 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其研究成果得 到了推广应用,对推动高频环节逆 变技术和航空静止变流器的发展作 出了重大贡献。
全能型教师教学是陈道炼科研工作以外的 一大主题。他认为,一名优秀教师应 具备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要有严谨的 治学态度,具备教育学生的责任心; 其次要有高的学术水平,能传授学生 做事的本领;最后要有师德,要教会 学生做人的道理。陈道炼如是说,也 是如此做的。目前,他承担了《电力 电子技术》、《电力电子学》和《电力电 子理论与研究方法》等本科生、硕士 生、博士生繁重的教学任务,即使博 士生的课他也一课不落,一堂不缺。
陈道炼授课讲究方法,深入浅 出,深受学生欢迎。据说,时常有校 内、外的年轻教师来听他上课。因教 导有方,他培养的研究生质量高,颇 受高校和电源企业界的欢迎。
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他亲 自出马,凭借在电源界长期积累的人 脉关系多次到省内外电源企业联系 学生就业单位,解决学生就业之忧。 他还通过福建省电源学会这个窗口 积极宣传该专业,曾邀请康舒电子有 限公司(杭州)、浙江天煌科技有限公 司、漳州科华技术有限公司、厦门普 罗太克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来 福大举行专场招聘会,并创建了本科 生生产实习基地———厦门普罗太克 科技有限公司和毕业实习基地——— 浙江天煌科技有限公司,为学生的就 业和实践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