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陈道森:办老年“外语合唱沙龙”(附照片)

陈道森:办老年“外语合唱沙龙”(附照片)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7.08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文汇报

【出版日期】2013.07.08

【版次】第02版:综合新闻

【入库时间】20130810

【全文】

周六下午,闵行区浦江镇文体中心的一间教室里,飘出专业的美声合唱,唱的是英文版的《雪绒花》。众“歌唱家”跟前,一位老人家正在奋力指挥。教室里的冷气并没有打得很足,半个小时过后,老人家的衬衫全部湿透,那就是陈道森。

77岁的陈道森很“文艺”,爱唱歌、爱作画。住进浦江镇后,他又开始编外文歌本、教合唱。陈道森把自己的爱好免费教给当地的居民,当地的老人说:有了陈老师,我们的退休生活很有乐趣。

2009年,陈道森和老伴用市区一室一厅的小房子置换了浦江的一套大房子。新鲜整洁的生活环境让一直参加合唱团的陈道森萌生了一个想法:这样一个好地方将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宾,我们居民如果能唱上几句外语歌,能跟老外寒暄几句,不是很好吗?此后,他和老伴开始筹划着将自己退休后学到的特长教给当地的居民。

陈道森爱唱歌,从原子核研究所退休的他还有着不错的外语基础。他总说:“年纪越来越大,总想把会的东西教给他人,为他们带来快乐。”他牵头的外语合唱团也真的为浦江镇的一些退休老人带来了快乐。从马路边五六个人的合唱小团队到现在50余人的外语合唱沙龙,每个周六的下午都是陈道森的“外语合唱时间”。他的学员并不都住在附近,有一位住在疗养院的老人每次花80元的车费来到“外语合唱沙龙”,只为开心一下。

学员们的歌本是陈道森自己编的,编这本歌谱用了他1年多时间。歌本里有90几首脍炙人口的中外歌曲,英文、日文……语言的种类多达15种。在陈道森手抄的歌本里,还有一排“中文注音”——考虑到很多老人没有学过国际音标,陈道森就选择了这种可爱的方式标注其他语言的歌词。

一个“文艺老年”,带动了更多的“文艺老年”。每个礼拜总有三四天,陈道森家里门庭若市,一批外语合唱沙龙、国画班的学员们聚到他家朗诵、唱歌、作画,俨然一个热闹的文艺沙龙。

去年下半年,陈道森又依照做歌本的办法做了本教材——《英法日语中文注音常用口语100句》,这本教材也是他逐字逐句手写而成。“100句”里介绍了几个语种里问候、问路等基本用语的讲法,每次合唱沙龙开班前,他都会每种语言先教上两句,“浦江发展这么好,将来外国人肯定越来越多,迟早派得上用场。”

本报记者 刘力源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