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儿子陈道松19日出院

儿子陈道松19日出院

作者: 出版日期:2012.12.21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台州日报

【出版日期】2012.12.21

【版次】第04版:热线

【入库时间】20130130

【全文】

陈友根(右)拍了拍儿子的背,交代他要养好身体。 陈 诺摄

《三门53岁父亲捐肾救子》后续报道

本报记者徐 晔 

三门分社记者贺 军 陈 诺

12月19日,对陈友根来说,是个好日子。这天上午,儿子陈道松终于可以从隔离病房出来了。

其实,出院后的陈友根已有两个星期没下过地,一直躺床上静养的他,到了这天就坚持要亲自去接儿子。“带一件厚外套,现在天冷,等会道松可以穿……对了,还有帽子。”仔细的他不忘叮嘱老伴姚正玉和儿媳巫华娟。

上午8点半,在姚正玉和巫华娟的搀扶下,陈友根花了15分钟时间,从住所走到浙一医院的隔离病房外。本来,陈友根要自己先去拆线的,不过心急的他坚持要先看儿子,拗不过他,老伴和护士只能“妥协”。

当隔离病房的门一打开,本来坐着的陈友根立即站了起来:“儿啊,你总算出来了。”当看到儿子消瘦了很多,陈友根眼眶红红的。

“累吧?坐,快坐下!”陈友根拉着儿子坐到之前自己坐的凳子上。见父亲没地方坐,陈道松又反过来让父亲坐。一旁的巫华娟赶紧问别人借了张凳子,父子俩才一起坐了下来。

“身上还有哪里痛?”陈友根仔细地看着儿子,“脸色好像比生病时要好。”

“爸,你的伤口还痛吗?”陈道松更关心父亲的身体。

“没事!爸的身体一直很好。倒是你,一定要放宽心,养好身体。”陈友根拍了拍儿子的背。

考虑到两个人都是做完手术没几天,护士赶紧劝父子俩回病房休息。

看到儿子没什么大碍,陈友根才去拆线。医生告诉他,陈道松的恢复情况比较理想,下午就可办理出院手续。“我一听笑了,没想到扯着伤口。不过痛归痛,我心里高兴。”陈友根说。

下午4点,陈道松办理了出院手续,一家人回到在浙一医院附近的出租房里。

“手术前儿子说要拍全家福,我没同意,现在出院了,我要挑个时间补拍一张。”陈友根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陈道松虽已出院,但今后的调养很关键。“四五年内不能干活,每天要服很多药。”巫华娟数了数,陈道松一天要吃的药有50颗左右,费用要500元上下,这一年下来就要十几万元。

“钱可以慢慢想办法,只要人好好的,还有什么是不能好起来的。”陈友根乐观地安慰大家。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