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中“陌生化”效果之探究
【作者】 白卓让
【刊名】作家(下半月)
【摘要】《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传奇巨作,塑造了杜丽娘这一热爱青春、追求自由的经典女性形象,其中人性解放和女性觉醒思想在其创作时代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剧作在创作语言、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三个方面都体现出“陌生化”的现象,折射出作者高超的艺术创作技巧。
【年份】2012 第1期
【所属分类】 暂无
相关文章
- 1、《牡丹亭》中“陌生化”效果之探究 作者:白卓让 年份:2012
- 2、试论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以《牡丹亭》的两个译本为例 作者:黄莹 年份:暂无
- 3、论陌生化手法在诗歌翻译中的运用:以晏殊的《蝶恋花》英译本为例 作者:戴郁莲 年份:2011
- 4、反串盛宴 笑迎新年 作者:祖忠人 年份:2011
- 5、弹性思维与语用幽默 作者:康家珑 年份:1994
- 6、阅读教学离不开“陌生化” 作者:宋斌 年份:2011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