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冯梦龙对《牡丹亭》的改编
【刊名】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摘要】 汤显祖所作的《牡丹亭》具有深刻的思想意蕴和杰出的艺术成就,一面世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其脱稿时,翌日而歌儿持板,又翌日而旗亭已树赤帜矣”①,以至于“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②,对它的赞誉也随之而来,张岱的《琅嬛文集·答袁箨庵》中说道: 汤海若……作《还魂》,灵奇高妙,已到极处。 袁中郎评《玉茗堂传奇》: 《还魂》,笔无不展之峰,文无不酣之兴。 盛名之下,改编日增。沈璟、臧懋循、徐肃颖、冯梦龙等,根据各自对《牡丹亭》的理解和观众对戏剧的接受程度,先后对它进行了改编。这些改编扩大了《牡丹亭》的影响,加速了它的传播。其中,冯梦龙改编的《牡丹亭》(即《风流梦》)对后世影响较大。那么,冯梦龙是持着怎样的观念来改编的呢?针对戏曲的改编,冯梦龙曾谈道:“余发愤此道良久,思有以正时尚之讹。
【年份】2007 第10期
【所属分类】 暂无
相关文章
- 1、试论冯梦龙对《牡丹亭》的改编 作者:胡颖 年份:2007
- 2、《牡丹亭》的英译及传播 作者:汪榕培 年份:1999
- 3、《牡丹亭》在民俗文化中的传播 作者:王省民,邹红梅 年份:2008
- 4、“一体化”时代戏剧典籍《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 作者:赵征军 年份:暂无
- 5、论《牡丹亭》在晚明的传播与接受 作者:李萍 年份:暂无
- 6、《牡丹亭》的禁毁与传播 作者:陈娇龙 年份:2013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