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象山“德性个体”思想:从“本心”发用出发
【作者】 田超
【刊名】齐鲁文化研究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本心 本心 此心 此心 德性个体 德性个体
【摘要】"本心"在常人状态下处于潜在发用状态;在当下状态中,"此心"召唤个体、发用并最终重新自我隐藏,这是一个动态的流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象山彰显了一种"德性个体"观念,即通过对当下个体的德性选择树立其自身人格尊严与价值追求,这对我们思索儒学与个体主义的关系有一定借鉴意义。
【年份】2010
【期号】第0期
【所属分类】 B244
相关文章
- 1、陆象山的礼乐思想论 作者:章军华,李小兰 年份:2000
- 2、陆象山“本心”结构探析 作者:高在锡 年份:2009
- 3、明体达用:评象山心性论对其读书方法之影响 作者:黄信二 年份:2012
- 4、陆象山孟子学之诠释学意涵 作者:黄信二 年份:2013
- 5、从陆象山本心哲学析论儒家追求「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之观念 作者:黄信二 年份:2007
- 6、陆九渊礼乐思想探析 作者:李小兰 年份:2004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