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会议论文>  郑玄《周礼注》比、兴观念产生的根源

郑玄《周礼注》比、兴观念产生的根源

作者: 鲁洪生 日期:2004.01.01 点击数:0

【作者】 鲁洪生

【作者联系方式】暂无

【会议名称】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地点】中国河北承德

【关键词】 《周礼注》 用《诗》方法 美刺

【摘要】功能上则略有区别,而两汉时期的学者在观念上尚未将用《诗》方法与表现方法区别开,故难免产生认识上的混乱。其二,郑玄随文释义,从不同角度加以解说,在《周礼注》中以善恶关刺区别比、兴的解说缘于《周礼》“乐语”之“兴、道(导)、讽、诵、言、语”,是侧重从用《诗》方法、政教功能的角度解说;在《毛诗传笺》中乃是缘于毛《传》标兴说诗,主观上是沿用兴法说诗,客观上则如同将兴作为《诗》之表现方法加以运用比附经义。郑玄对赋、比、兴的解说与运用始终突出了比、兴联想思维、托物言志的本质特征。

【召开年】2004

【载体】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所属分类】 I207.22

【录入时间】2004-01-01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