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相山不同群落中3种禾草叶片的生态解剖

作者: 史刚荣 赵金丽 马成仓 日期:2007.01.01 点击数:0

【作者】 史刚荣 赵金丽 马成仓

【刊名】草业学报

【关键词】 剥蚀残丘 剥蚀残丘 恢复演替 恢复演替 禾本科植物 禾本科植物 叶片 叶片 表型可塑性 表型可塑性 生态解剖学 生态解剖学

【摘要】构都随群落的恢复演替而表现出较大的可塑性,可塑性大小依次为:远东芨芨草(0.24)>黄背草(0.19)>荩草(0.17).与混交林相比,灌丛和灌草丛群落中植物叶片更趋于旱生特征:角质层厚度、表皮厚度、叶片厚度以及维管束厚度等显著增加,气孔变小.逐步多重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和风速是影响叶片结构的主导因子.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荩草的上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叶肉组织厚度,远东芨芨草的叶片厚度和叶肉组织厚度,黄背草的上表皮厚度和维管束厚度均呈减小趋势.随着风速的增加,荩草下表皮气孔长度、黄背草的上表皮气孔长度逐渐变小,远东芨芨草维管束呈增大趋势.因此,叶片的解剖特征反映了不同群落中植物的生态适应特性,可作为研究群落演替机理的重要手段.

【年份】2007

【期号】第3期

【所属分类】 Q944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