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牡丹亭》和青春版《牡丹亭》的研究
【作者】 郑传寅
【刊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宗教智慧 宗教智慧 艺术智慧 艺术智慧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摘要】》重新勾起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乡愁,“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几乎没有看过戏的当代大学生突然发现,我们古老的民族文化花园里,竟然伫立着这样一株绝色牡丹,怎能不感慨万千。2008年盛春时节,青春版《牡丹亭》剧组来珞珈山演出,用“观者如堵”、“好评如潮”来形容其盛况,毫不为过。被感动的岂止是珞珈山?整个武汉市那一段时间真的是“满城争说《牡丹亭》”。以下三篇文章记录了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师生观赏这次精彩演出后组织的一次讨论。《〈牡丹亭〉与宗教智慧》一文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指出:《牡丹亭》的叙事融进了我国民间广为流播的宗教智慧。剧作出无入有、张皇幽缈的宗教叙事与“为情作使”、彰显人欲的主观意图之间构成一种契合,正是这种契合使“至情”有了超越生死、感人肺腑的艺术张力,宗教智慧转化成了艺术智慧。《妙在离合之际——论青春版...
【年份】2008
【期号】第6期
【所属分类】 I207.37
相关文章
- 1、白先勇的“牡丹亭”青春梦 作者:王怡棻 年份:2004
- 2、说不尽的《牡丹亭》 作者:马华祥 年份:2005
- 3、元明清文学教学重点答问(二) 作者:孙绿怡 年份:1992
- 4、文学审美的情感流程 作者:朱堂锦 年份:1997
- 5、晏殊词新释辑评 作者:刘扬忠 年份:暂无
- 6、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 作者:汤显祖 年份:暂无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