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牡丹亭》中蕴含的感性资源——兼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作者】 张春蕊
【刊名】安徽文学(下半月)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中晚明 中晚明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感性资源 感性资源
【摘要】一批所谓“狂人”,而汤显祖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的“至情”之说在其《牡丹亭》中显现的淋漓尽致。本文应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牡丹亭》这部作品,旨在通过这部作品来探究中晚明时期的审美文化的特点并进一步挖掘此时期审美文化中的感性资源!
【年份】2007
【期号】第3期
【所属分类】 I2
相关文章
- 1、《牡丹亭》中人物的精神分析解读 作者:张嘉欐 年份:2012
- 2、“寻梦”:杜丽娘爱路叙说 作者:毛德富 年份:1994
- 3、《牡丹亭》审美文化阐释 作者:杨洁 年份:2011
- 4、赏心乐事《牡丹亭》:浅谈“知”在审美活动中的影响 作者:梁晓莹 年份:2011
- 5、梦幻:人类理想的戏剧表现形式《牡丹亭》的心理分析 作者:王宁 年份:暂无
- 6、汤显祖诗论及其诗歌创作初探 作者:李胜利 年份:暂无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